畸形「飯圈文化」侵蝕體育界,粉絲戾氣究竟從何而來?

2024年06月15日15:42:09 體育 1360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隨著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和優秀運動員受到關注和追捧。而「飯圈文化」,一種始於娛樂圈,依託偶像藝人和粉絲經濟形成的青年亞文化,近年來逐步侵襲體育領域,非理性追星行為愈演愈烈。

從社交媒體上粉絲之間的互撕謾罵、刷量控評,到線下追星時的圍追堵截、惡意攻擊,再到觀賽過程中的「長槍短炮」、聲嘶力竭……部分極端且失控的「飯圈」行為,正嚴重影響著運動員的比賽、訓練甚至日常生活。畸形「飯圈文化」侵蝕體育,粉絲戾氣究竟從何而來?

集體應援、黨同伐異、干擾比賽

體育「飯圈」亂象多

「開什麼閃光燈啊!」「就你們有嘴嗎?」……這是6月初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重慶冠軍賽比賽現場發生的一幕。觀眾席上,各運動員的粉絲們高舉應援手幅,時有加油聲拖延比賽發球,不同粉群間總因對方是否有意開啟相機閃光燈、干擾自家運動員的比賽狀態而爭論。

乒乓球項目是受畸形體育「飯圈文化」侵蝕的「重災區」之一。粉絲們在賽場外相約聚集,手持各色應援物,高喊應援口號,應援會拍下視頻,再轉發到相關微信群或微博超話中,供粉絲們觀看留念。

體育「飯圈」中的「CP粉」(CP是英文couple的縮寫)一般把兩位運動員假想為情侶關係,也有一些人將其解讀為「相互陪伴和成長的關係」。相較其他粉群,CP粉具有較強的粉絲黏性。而「唯粉」,則是指在某一團體中只喜歡某一成員的粉絲群體。

「CP粉」「唯粉」等不同粉群之間還會產生一些摩擦,「以愛之名」的出發點看似相同,現實中卻形同陌路。一位CP粉混進唯粉應援會自費包下的團建場地內領取紀念品,被識破了非唯粉的身份,雙方隨即發生肢體衝突,甚至驚動了執勤特警。

實際上,唯粉應援會的組織者對前來領取紀念品的粉絲的身份審核得十分嚴苛。團建場地內,她們吆喝著「提前把觀賽群和比賽門票拿出來」。比賽門票相對容易買到,但想進觀賽群卻有不低的門檻。「申請時要審核你是不是唯粉,看你的微博超話等級夠不夠高。」一位唯粉應援會組織者說。

「以愛之名」實施網路暴力

一種自我投射與集體共鳴

作為乒乓球愛好者,李嚴(化名)從不認為自己是純粹的「球迷」。在她的理解里,「球迷」和「粉絲」是幾乎沒有交集的兩類群體,凡是關注運動員本身多於關注球賽、球技的,都應被歸為「粉絲」。

李嚴是某國乒選手的忠實粉絲,除了在社交媒體上關注運動員的行程和狀態,她還會線下追比賽,自製手幅等應援物品,在賽場上為運動員加油助威。即使這樣,李嚴依然難以融入「飯圈」核心,拿不到應援會的紀念品。「如果想進粉絲群,關注或點贊里有其他國乒的人都不行,只能關注他一個人才有資格。」

體育行業一線從業者張亞(化名)證實了李嚴曾面臨的窘境,他介紹,後援會有一套利用社交媒體識別加入者身份的「方法論」——你有沒有在其他選手的超話里留過言、打過卡等,如有,則會被認為不夠「忠貞」。

常年身處賽事報道一線的體育記者黃慧(化名)無法理解這種「專一的愛」,她認為所有的球迷都應該是「團粉」,應該支持整個中國隊。但在現在的粉絲文化里,這種行為是被打壓的。

在李嚴的記憶里,2016年里約奧運會之前,乒超聯賽票價相當便宜,幾十塊錢能看一天,主辦方還會提供免費盒飯。那時,球迷和運動員之間的距離似乎也保持得剛剛好,每當國家隊凱旋,首都國際機場或國家體育總局的運動員公寓外,一聲加油、一束鮮花、一張賀卡,就已經是球迷最真摯的祝福

而里約奧運會之後,隨著多個熱門項目、多位現象級明星運動員的「破圈」,一些原本對競技體育知之甚少的粉絲大量湧現,並形成大量虛擬社群。時至今日,體育「飯圈」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越來越讓李嚴難以適從。她發現,不同粉群在線下並不會真的對罵,還會躲著走,但線上「戰鬥力」非常強。「罵得很難聽,已經不從現實出發了,人身攻擊到球員身上。有人在微博上發很長一段,講規則和運動員待遇的不公平,然後其他人就去轉發。」

張亞觀察了大量極端粉絲在線上的表達,他總結,一些「洗腦包」「引戰帖」之所以能受到粉絲的擁護,並不是因為輸出了某種在體育專業領域中正確的觀點,而是源於迎合了很多粉絲心理上的空虛。在相互攻擊的過程中,粉絲本人會收穫一些現實生活中沒有獲得過的關注度。

黃慧同樣認為,畸形體育「飯圈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就是網路暴力,而在一場又一場的網路暴力中,粉絲自身會形成信息繭房,在同一個圈子裡反覆發聲。黃慧發現,極端的粉絲善於站在道德制高點,獲得一種虛假權力的快感和群體認同。

在各大粉絲群體爭奪話語權的主陣地微博上,互撕謾罵、造謠拉踩時刻在上演,甚至常有多個粉絲群體的「混戰」出現。「我的偶像遭受了不公正待遇」,這是流量最高、「戰果」最顯著的話題。在這類話題中,一些有號召力、影響力的大粉會帶頭在社交媒體上「控評」,即用統一的文案控制評論內容和導向;另有註冊了多個「小號」的「數據女工」貢獻轉贊評數量,進一步擴散言論。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話題內容里,還不乏對其他運動員、裁判員、俱樂部、國家隊甚至主管部門的攻擊。在業內人士看來,競技體育有一套非常專業的選拔規則,飯圈的所謂「公平」的標準,更多時候只是粉絲將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境遇投射到了運動員身上。

「飯圈」戾氣不利於運動員成長

體育追星應回歸理性

由畸形的體育「飯圈文化」引發的粉群之爭,不僅限於乒乓球項目,還廣泛存在於跳水、游泳、羽毛球、女子排球、短道速滑等多個國內優勢項目中。李嚴關心的是,以攀比、對立為主流的「飯圈文化」和競技體育精神有本質衝突的當下,她愛的運動員到底能否承受得了這些無端的攻擊指責,又能否正常地比賽、訓練、生活。

4月23日起,多家互聯網平台開展為期3個月的「體育飯圈生態治理」專項行動。5月15日,國家體育總局公開表態,堅決抵制畸形飯圈文化侵蝕體育領域。此前,中國奧委會曾連續發文,呼籲社會各界尊重運動員個人權益,理性追星,避免不當言行,堅決杜絕飯圈亂象向體育領域蔓延。

畸形「飯圈文化」侵蝕體育界,粉絲戾氣究竟從何而來? - 天天要聞

△「體育飯圈生態治理」專項行動

曾參與體育領域相關政策制定、現從事體育經紀的周陽(化名)認為,現階段,體育「飯圈」中濃重的戾氣已經觸及了運動員發展的紅線,粉絲對運動員的關注,不應該偏離競技體育本身。在他看來,運動員都比較單純,年紀也比較小,如果總被輿論裹挾以致情緒低落,不利於成長,這對競技體育項目是重大傷害。

喜歡一位運動員,默默地在旁邊看著他、讓他發光,才是一種健康的追星。而攻擊相關組織、進而影響到運動員個人,則是本末倒置、走火入魔。體育追星,還是要回歸理智。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記者丨韓雪瑩 管月琦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

30萬獎金等你來拿!這項賽事在鄂爾多斯啟動 - 天天要聞

30萬獎金等你來拿!這項賽事在鄂爾多斯啟動

這是一次腦力的「狂飆」也是一場實力的考驗這是一次智慧的碰撞也是一場速度的較量面向全球大數據人才的巔峰對決一觸即發,你準備好了嗎?6月26日至8月25日2024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大數據挑戰賽將在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熱力開戰目前,大賽報名通道已經開啟,詳情可登錄大賽官網:http://nercbds.tsinghua.edu.cn/bdc進行查詢。...
直播預告 | 2024年全國公路自行車錦標賽火熱進行中 - 天天要聞

直播預告 | 2024年全國公路自行車錦標賽火熱進行中

丨來源: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丨責編:郭楷彥丨校對:韓嬌嬌丨審核:朱肸 張金玲伊金霍洛發布長期面向社會徵集稿件,請讀者朋友們積極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大美綠城•公益資訊伊金霍洛旗:「溫暖工程」為百姓幸福「升溫」伊金霍洛旗住房「以舊換新」首批可置換這3個小區的新房內蒙古2024年度學生資助政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