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里不打,格林未復出,保羅、小佩頓因傷無法出戰,幾乎少了半套主力,
輸雄鹿倒也合理,但過程略顯離譜。
在庫里、保羅兩位核心主控並未在場的情況下,科爾依然堅持使用三後衛陣容。
本場比賽,波傑姆斯基登場35分44秒,基諾內斯登場17分33秒,約瑟夫登場18分25秒。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昨天對陣公牛的比賽。
在威金斯、庫明加狀態相當在線的情況下,科爾依然選擇關鍵時刻派出庫里、波傑姆斯基雙後衛陣容,結果是防守端被打爆。
萬幸庫里進攻端暴走,接管比賽。
這場對陣公牛比賽,波傑的狀態不算好,防守端的弱勢一度使得勇士險些崩盤,但依然得到27分13秒的上場時間。
不是說不該讓波傑多打,只是雙控衛,三後衛陣容有明顯弊端。不論是體型、對抗、防守,都有明顯缺陷,但科爾卻彷彿看不出來。
請注意此處用詞「彷彿」。
科爾真的看不出矮個陣容的弊端么?結果是否定的。事實上,科爾不是純粹的戀矮腦,而是喜歡具備處理球能力的球員。
類似的情況下還出現在美國國家隊,科爾當任夢之隊主帥時,擁有處理球能力的小個子們總能獲得更多戲份。
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思維,而科爾的思路是他願意放棄一定程度的體型、對抗和防守,以達到減少失誤,保證進攻流暢性的效果。
一般來說,矮個球員會比大個球員更擅長處理球,
所以在勇士體系下,矮個球員會獲得比大個球員更高的上場時間。
那麼有沒有特例呢?當然有——追夢-格林。
作為勇士唯一具備處理球能力的大個子,格林在勇士擁有超然的地位。
即便他投射能力大幅下降、在更衣室打隊友、在球場上踹對手,勇士依然展現出了對他的極端容忍性。
不光是因為格林過往功績,更因為格林是科爾體系下堪稱完美的球員。
能處理球,能防守,有體型,有對抗。
甚至可以預見,當格林復出後,科爾沉迷雙控衛,三後衛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有了大個組織者,便不再需要小個控衛。
當然,這種打法是否適合現在的勇士,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在當年,這個打法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程度原因他們有一幫年輕且正值巔峰的鋒線。
在不同時期,他們擁有具備三分能力的巔峰格林,mvp級別的超級鋒線杜蘭特,可能是史上最強3d側翼的阿湯,以及巴恩斯,伊戈達拉等兼具體型與意識的籃球手。
在當年那個時代,科爾按照自己設定的路線一直走下去,結果便是大結局、總冠軍。
可現如今,科爾為勇士開闢的這條路即便走到底,恐怕也僅僅是附加賽、一輪、二輪。
因此,現在科爾的帥位絕對稱不上穩定。
縱觀聯盟近五年,只有三位主帥未曾換隊或被炒,他們分別是馬刺的波波、勇士的科爾、熱火的斯波。
波波在今年夏天簽下史上最大教練合同,前不久,斯波簽下的合同刷新了波波維奇不久前創下的記錄,
只剩科爾的新合同懸而未決,而他上份合同,將在本賽季結束後到期。
據shams透露,目前勇士並未展露出任何續約科爾的跡象。
勇士隨隊記者jason dumas認為,科爾有可能會在今年夏天離開勇士,暫停執教生涯。
去年夏天,勇士王朝的締造者之一邁爾斯宣布離職,今年夏天,科爾是否會步他的後塵?
一切,就看接下來半個賽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