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由於工作忙碌,運動基本中斷,倒是那些瑣碎的應酬接待多了,在健康上吃著以前積攢的「老本」。即使是新冠疫情當中,自己也未被感染。我想,這既得益於精心的個人防護,也得益於良好身體免疫能力。
但從近幾年的體檢報告來看,有些指標開始出現苗頭性問題,這與自己中斷運動密不可分。這一點在醫生建議中得到體現,要求加強身體運動鍛煉的話語在醫囑中反覆地頻頻出現。
於是從今年五月份起,自己開始改打羽毛球。至今七個月的時間裡,每天早晨六點半至八點,保持打球一小時左右,基本上做到了風雨無阻,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人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哪裡,哪裡就發光出彩。今年11月份,自己新年度的體檢報告出來後,自己拿出前兩年度的體檢報告,認真細緻地比對了一番,往年大多數不正常的指標今年已經趨於正常。
上周拿上今年的體檢報告讓醫生看了,醫生讓複檢的三個項目今天結果也出來了,基本上沒啥大的問題。只是讓自己保持現在的作息習慣,再減一點體重就可以了。
當然,剛開始改打羽毛球存在的煩惱也比較多,起初是羽毛球的選擇問題。先打羽毛的,球壞得太快,一桶球根本打不了兩天。最後改打尼龍球,總算抗擊打力較強,至少兩至三天才壞一個球。
另外一個煩惱就是球拍壞的太快,主要是拍線不經打老斷。剛開始打的時候,基本上半個月得纏一次線,有的月份一個月就得纏線三次,壞線的確有點頻繁。
中間也採取了一些措施,起初是從細線改為粗線,效果稍好一些,但是仍不盡人意。
人家體育器材的老闆講,拍線斷的快,主要是不要總從地板上抄球,否則拍線容易被地板磨斷。在打球中,為救一些球的確自己使用過抄球動作,那就聽老闆的話唄,自此之後自己從未抄過球。
但是頻繁纏線的問題始終懸而未決。一次偶然的機會,自己向公司的羽毛球高手請教這個難題。人家詳細詢問了一些情況後,判斷是自己的球拍線纏得磅數過高。這樣既傷胳膊又傷球線,因為對於業餘選手而言臂力根本不夠。結合自己打球的體會,感覺真被同事言中了。
於是自己聽從了同事的分析建議,自己的球拍纏線已經由原來28磅降低到22磅左右。明天開始就使用低磅球拍打球,但願此次能從根子上解決球線頻頻斷線的難題。
不管怎麼講,愛生活就要愛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貴在堅持。努力就從今日始,從此你的生活就會與眾不同。切記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能夠堅持下來的人真的不多,在經營健康上同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