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彩奪目的體育舞台上,女排隊員們以她們的激情、汗水和才華贏得了一片喝彩。然而,在這繁華的背後,一些女排隊員的待遇和生活狀況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作為國家運動員,她們的工資是固定的,一般是5000/月,對於運動員來說是在不算多。
但好在還有各種補貼和獎金,比如參加大型比賽得勝之後,就有可能拿到獎金,或者國家隊給比賽津貼,以及場外商業活動也可以賺一些錢,尤其是如果在一些大型比賽里,表現出色的話,比如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這樣的比賽奪冠,獎金十分可觀,知名度也會水漲船高,順便可以接代言賺錢。知名度高的,類似朱婷這樣的國際球員還可以出國打球,年薪資過千萬不是問題。
但,畢竟能在大賽露面的球員是少數,所以大部分球員還是靠省隊的基本工資,以及一些補貼。這樣一來就有了差距,儘管她們在賽場上頑強拼搏,在一些排球不發達的地區隊伍,或者實力一般的省隊,有些球員的月薪甚至只有3000元左右。對於這些為了夢想而苦練的球員來說,這樣的收入確實難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就在最近,不少球迷發現,今年中國女排隊員的工資似乎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比如目前正在進行的聯賽,女排球員庄心如意外受傷,團隊竟然連大巴都沒有安排,還是球員自己坐共享單車前往醫院治療。還有好幾個省隊,去其他賽場參加比賽,也都面臨交通問題,這種情況無疑說明,不管是俱樂部還是省隊,目前都出現了一定的資金不充足問題。
打球賺到的錢越來越少之外,退役後的出路也是困擾女排隊員們的一大難題。一些沒有取得突出成績的球員,在退役後面臨著就業困難和未來規劃的迷茫。打球多年,運動員們本身就帶著傷病,治療和調理也需要花不少錢,這樣一來,這些運動員的個人生活都不一定能得到好的保障!
面對這些問題,希望體育總局重視起來,要想運動員源源不斷湧現,底層經濟基礎是關鍵!不管是球員的工資待遇還是醫療保障,退役安置,都是最最基礎的生存和保障問題!那麼對於最近女排的降薪傳聞,以及運動員的個人生活情況,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