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離 11月13日,泰國隊官方發布了世預賽海報,配圖一是2013年合肥雨夜的中國1比5泰國,一是2019年南寧中國杯中國0比1泰國,但事實上,更值得泰國人炫耀的是兩個正式比賽的1比0,雖然,年代有些久遠,雖然,那時泰國贏中國,還叫爆冷……
曾雪麟活著的時候曾說,他一輩子痛苦的事,一個是「5·19」,一個是妻子去世。但他的第一個坎兒,其實是泰國——1983年11月,曼谷大雨中,披耶蓬一劍穿心,他第一次帶隊打大賽,輸了。
蘇永舜那一屆兵敗後,曾雪麟碰到鄰居年維泗,說:「老蘇不幹了,讓我試一試,好壞就一年。」年維泗沒當真,只回了一嘴,「老蘇辭職,足協還沒批呢。」
82年亞運會,張宏根帶隊輸給朝鮮後請辭,沒人敢上,就說「曾雪麟試試吧」,1983年4月,曾雪麟上任,助教戚務生、徐根寶。
7個月後,第一個考試到來——84奧運會預選賽。中國隊在D組,對手包括韓國、中國香港、泰國,賽會制、雙循環,比賽在曼谷進行。
對泰國,曾雪麟不陌生,他就生在那裡,父親曾廣源20歲從梅縣的山溝里漂到泰國,學做銀腰帶,8歲時,曾廣源托「水客」把曾雪麟和弟弟送回老家。1949年,曾雪麟高中畢業,父親寫信讓他和弟弟回泰國打理生意,但陰差陽錯,他留在了中國,走上了足球這條路。
那年的10月22日,中國隊公布了奧預賽名單,由於理解有誤,錯把每場可報人數17人理解為整個賽事只能報17人(實際可報22人),於是,曾雪麟放棄了趙達裕、冼惠梁、林強3名南方球員,除了門將楊寧,只有5人諳習「水戰」,這為兵敗曼谷埋下了隱患。
另一個隱患是疲憊,原本,曾雪麟不想放國腳回去打全運會,但地方體委不幹,一天好幾個電話;他又建議足球比賽提前進行,又被足協否了,「沒這麼乾的」,所以,全運會打完,國家隊集結後,曾雪麟重點練的就是體能。加上找不到熱身對手,就只能和國家二隊打了一場內部教學賽。
到了泰國,狀況連連,大雨不斷,找不到地方訓練,一度只能在馬路上跑步,幾經協調,才在離住地很遠的一個橄欖球場上完成了第一次完整訓練。
先勝中國香港,次平韓國,第三場遇到了泰國,大雨傾盆,最後幾分鐘,雨之大,連泰國人都覺得罕見,而中國隊的3位教練,一度看不清場內的情況,最終,雙方打成了0比0,接下來,中韓再次戰平,最後2個對手是泰國和中國香港,贏中國香港問題不大,打泰國是關鍵,但一場平局也夠了。
比賽當天,又是大雨,曾雪麟告訴球員們,「打平也行」,但中國球員對雨戰不熟悉,主動權完全喪失,曾雪麟雖然進行調整,但效果不佳。
還剩十幾分鐘時,賈秀全犯規,泰國罰出的自由球擊中臧蔡靈肚子彈出,披耶蓬快速殺到,勁射破門。中國隊拚命進攻,但始終未能轟開泰國球門,0比1告負,讓出了主動權,而D組的最終結果是韓泰排名前二晉級,中國隊第三,第二次沖奧,再次以失敗告終。
原本,曾雪麟擔心遭到炮轟,但回到國內,輿論平和,媒體找了很多理由,比如集訓時間不長、不擅長雨戰、韓泰之間有貓膩……
只不過,兩年後的「5·19」,曾雪麟沒有躲過。
曾雪麟下課後,年維泗短暫出山,86年亞運會後,高豐文擊敗王后軍,執掌國家隊,此前,他帶隊打進過世青賽、世少賽,帶國家隊進了奧運會,雖然世預賽遭遇兩個「黑色三分鐘」,只差一步到羅馬,但只要打好90年本土亞運會,「前途」將一片光明,據說,體委已把他列為年維泗的接班人,一旦奪冠,將接管足協。
但誰都沒想到,泰國會再次成為攔路虎。
之前的漢城奧預賽,高豐文帶隊曾兩勝泰國,客場1比0,雨戰,馬林進球;主場2比0,泰國懸賞2萬美金,但中國隊開場5分鐘奠定勝局,柳海光、唐堯東進球。
90年亞運會,是中國首次承辦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27個大項全部參賽,目標非常明確,儘可能多地摘金奪銀,包括足球。
高豐文喊出了「奪金」的口號,為此,球隊從年初就開始集訓,連續參加熱身賽,即使後來大批國腳回俱樂部打比賽,集訓隊也沒有解散。
小組賽,中國隊2勝1負,對韓國,是在輪換的情況下輸的,1/4決賽的對手是泰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贏球的概率是99.99%。
但事實上,泰國野心不小,1989年,他們下了血本,以年薪4萬美金聘請巴西人卡洛斯執教,水平提升很快,而且,為了亞運會,他們集訓了3個月。
那天是10月1日,國慶節,中國隊希望用勝利獻禮,而且,當天氣溫驟降,外界解讀為「天時」,但沒想到,最終添堵。
高豐文的戰術很簡單,就是拼身體,利用柳海光的高空轟炸,泰國做了準備,就是擺大巴,專人盯防柳海光,而在下半場,他們加強了逼搶,中國隊失誤增多。
第51分鐘,朱波後場停球失誤,泰國拿球後分給昌蒙·巴色,後者直插禁區捅射得手。
「天太冷了,加上他們只有2腳射門,我都沒活動開。」事後,門將傅玉斌說。
時間還有,高豐文換上了突破更好的王寶山,第75分鐘,他晃過泰國門將射門,可惜在球門線上被擋出,那是中國隊N多機會中,最接近破門的,但最終,中國隊再次0比1失利。
全場比賽,中國隊15次射門,而泰國只有2次——足球,有時候就是這樣。
賽後,高豐文總結時說了一句,「作為教練,我的責任是未能使大家認識到,不必要的習慣動作會給比賽帶來惡果。」
輸了球,一切美好化為泡影,高豐文辭職。
事後,足協專門邀請專家進行大討論,話題只有一個:國家隊未來發展和重建。最終,達成3個共識,一是否決了由聯賽冠軍代表國家隊的建議;二是不能長期集訓;三是請外教,建議請前蘇聯或匈牙利教練的意見居多,也有人提出聘請巴西教練。
最終,繼任的是徐根寶,不請洋帥,一是91年沒大賽,二是沒錢,第二點是主要的,當時,足協一年的經費是108萬,但接觸了幾個外教,基本都在80-90萬。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但中國足球兜兜轉轉,屢戰屢敗或者說屢敗屢戰,雖然有過02年打進世界盃的輝煌,但始終沒有一個成熟的體系,所謂的重建,只是簡單的修補,從未打好地基。
對手都在進步,只有我們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即使面對泰國,也毫無優勢,2013年合肥雨夜的1比5泰國二隊,2019年南寧中國杯0比1再負,加上最近兩年國足的戰績非常一般,一切都給了泰國人「希望」——他們已將希望「寫」進海報,寫在臉上。
那麼,16日的拉加曼加拉體育場,誰會是誰的絕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