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凱這一屆新高層上任後,球迷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國足壇出現變化。維持現狀甚至是變得更差那麼證明這次的換屆毫無作用,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才是球迷希望看到的。其實這裡面最難的並非是改正問題,而是發現問題。上一屆陳戌源在很多決策上出現了錯誤,他沒有認識到一些做法會帶來問題。而新一屆足協是否能發現問題就變得至關重要,如果宋凱不覺得現在的問題是問題,那麼足協很可能還是走在歪路上。
除去陳戌源自身的反腐問題,他的決策中很多都給中國足球帶來了負面影響。首先中性名政策被認為陳戌源這屆足協最大的敗筆,這一政策直接顛覆了聯賽環境,讓原本平衡的企業和俱樂部關係出現了傾斜,投資方的利益受到巨大影響。投資足球的意願和熱情都降至冰點,因為投資方的利益受損,所以降低了投入,甚至退出俱樂部經營停止投入。進而導致欠薪、球隊解散等情況的發生。中性名不能算是解散潮的主要原因,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點是真正落實管辦分離,足協現在的權力過大,而且很多足球方面的外行人在管理內行,這樣一來很多方面比如聯賽,沒辦法在專業、職業的管理下發展,就會走上歪路,導致中國足球越來越不專業、不職業。管辦分離已提出多年,但這裡面遭遇了層層阻力,宋凱這屆想要打破桎梏也很困難。所以這屆足協可能仍然時不時地提一下管辦分離,但最後還是沒能徹底實現。
裁判問題也很重要,現如今很多足協與球迷、與俱樂部之間的矛盾,都是由裁判產生的。有一些裁判的業務能力出眾,但是在國內聯賽就是經常製造爭議判罰,導致聯賽公平性遭到了嚴重破壞。然而面對外界巨大的質疑,足協一直都是無動於衷,雖然也會有內部禁賽的措施,但是一切都是不公開不透明的。這點完全可以仿照英超,每一次巨大爭議裁判公司都會對外公布調查結果,公布VAR對話錄音等等。
當然宋凱這屆足協還要管理好自身,業務能力不行可以培養,但是出了原則性的問題就很難給你改正的機會了。如果陳戌源、杜兆才們能夠一心撲在中國足球本身,而不是為自己謀取利益。這樣的話中國足球可能不會變好,但至少不會變得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