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翁宇君

女子4*100米斬獲金牌 潮新聞 記者 李翔 攝
曾經各自揮灑,此刻攜手拼搏。10月3日晚,杭州「大蓮花」,百米飛人們迎來團隊作戰。
在之前的女子百米角逐中,韋永麗與葛曼棋分居5道和7道;在男子百米角逐中,謝震業與陳冠峰分居6道與9道。這一晚,接力棒將8位飛人串在一起。梁小靜、韋永麗、袁琦琦、葛曼棋,陳冠鋒、謝震業、嚴海濱、陳佳鵬,他們奔跑在第8條賽道,而身上的戰服都是——中國紅。
21時06分許,小哪吒造型的第四棒選手葛曼棋沖向終點線,43.39秒,中國女子4*100米接力斬獲金牌。
20分鐘後,歌曲《年輕的戰場》響徹全場,中國男子接力第四棒選手陳佳鵬在終點前絕地反擊,中國隊以38.29秒的成績奪取金牌。

男子4*100米斬獲金牌 圖片源自潮新聞
賽前,曾有人說蘇炳添退賽後,亞運會男子短跑靠謝震業了。但謝震業卻說:「中國隊從來不是靠誰,而是大家一起努力才組成了中國田徑隊,中國田徑隊的優良傳統就是傳承。」賽後他透露,之前特地找到亞組委詢問,如果奪冠,能否把《年輕的戰場》送給三位年輕的隊友,「在年輕的戰場上,所有人都為他們驕傲鼓掌!」
亞運賽程已過大半,隊友與對手的身份不斷轉換,我們一次次看到中國運動員們超越自我,也一次次看到一個從不孤勇的中國軍團。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
賽場上的中國隊,擁有一種不言則明的默契。在女子20公里競走中,面對日本選手的追擊,楊家玉和馬振霞雖然未經事前商量,但兩人主動通過交替加速的配合,將對手遠遠地甩在身後,最終兩人斬獲金銀。

楊家玉和馬振霞撞線瞬間 記者 翁宇君 攝
賽場上的中國隊,擁有一種惺惺相惜的傳承。在女子鏈球決賽中,王崢與趙傑這對相差15歲的中國鏈球「姐妹」一起收穫冠亞軍。雖然並無血緣關係,但兩人情同姐妹。從小看著趙傑長大的王崢,是趙傑競技之路的護航者。從訓練成績提升,到大賽前熱身技巧,再到出國注意事項,王崢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趙傑。
在賽場上的中國隊,更擁有一種不斷超越的活力。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中,回歸泳池的葉詩文與年輕的余依婷在運動員檢錄處就互相加油打氣,約定力爭包攬冠亞軍。最終,余依婷拿下生涯首塊亞運會金牌,刷新賽會紀錄並創造了個人在該項目的最好成績。同為浙江選手,一個27歲,一個18歲,一個因熱愛而回歸,一個無懼無畏迸發力量。她們用各自的力量浸潤彼此,一起逐浪而行。

葉詩文(左)和余依婷 圖片源自潮新聞
當年輕運動員一步一步走上國際的舞台,向著更高的水平去拼搏,老將們像溫柔的引路者,一邊賓士在自己的路上,一邊不忘關照和祝福奔涌而來的「後浪」。
團隊協作和新老運動員間的接續奮鬥,成就了中國軍團的成績。新人們也在「競」「合」之間不斷成為最好的自己。
2日收官的乒乓球男單決賽上,2000年出生的王楚欽對陣1997年出生的樊振東,用一場極限拉扯比賽奪取了勝利。在國際乒聯最新發布的排名表上,樊振東世界排名第一位,王楚欽世界排名第二位,這場比賽,是頂尖選手之間的對決。「神仙打架」的經典畫面,展現的是國乒由內而外的生命力。
有網友戲稱,「在中國,得全國冠軍可能比得世界冠軍更難。」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10米跳台決賽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場比賽中全紅嬋、陳芋汐、張家齊、任茜四位「00後」奧運冠軍同台競技,爭奪冠軍。而當她們合體,「王炸」效果就展露無遺。此次亞運,全紅嬋、陳芋汐組合以超85分的分差力壓第二名收穫女子雙人10米跳台金牌。
「競」「合」之間,實力加倍。就像獨特的東方氣質一樣,剛毅與溫柔兼具。自強不息驅動自我,守望相助團結奮鬥,中國軍團,從不曾孤獨。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