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41年了,終於等到了!10月2日,杭州亞運會馬術三項賽團體決賽進行最後一項場地障礙賽的比拼,由江蘇騎士包英鳳和孫華東,以及中國馬術名將華天、梁銳基組成的中國隊,以三項共86.80分的最少罰分,摘得這枚寶貴的馬術三項賽團體金牌,華天摘得三項賽個人金牌。這是中國隊第一次奪得亞運會馬術金牌,創造了歷史。

馬術三項賽分為盛裝舞步、越野賽、場地障礙賽三項比賽,歷時3天。本次中國隊派出包英鳳、孫華東、華天和梁銳基4位出戰杭州亞運會三項賽團體賽,和東京奧運會是同一陣容。4位騎士代表的中國隊曾首次創歷史拿下奧運會馬術三項賽團體賽參賽資格,並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第9名的成績。這一次志在沖金的中國隊,在亞運上取得了嶄新的突破。
雖然志在必得,但馬術比賽變數極大,特別是在最後一項場地障礙賽中,對騎手和馬匹的配合要求非常高,這枚金牌著實來之不易。孫華東與愛馬「淑女」是征戰過東京奧運會的老搭檔,彼此熟悉且大賽經驗豐富。包英鳳此次卻選擇了新駒「瑞麒」作為搭檔,亞運會是這對搭檔第一次配合完成國際大賽。由於賽制原因,杭州亞運會設計馬術比賽線路時,在盛裝舞步賽場周邊出現了障礙賽的設置,這給包英鳳和新搭檔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因素,所幸經驗豐富的包英鳳與「瑞麒」成功闖關。

「非常開心,這麼多年努力,就為了這塊金牌,我們做到了,非常感謝大家對馬術的支持。」包英鳳賽後激動地說。孫華東連連說了幾個感謝,「感謝國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訓練環境,感謝江蘇人民對我們的支持,我們會一路走下去,為下一個金牌努力奮鬥。」
參加了多屆奧運會終於圓了金牌夢的華天也為隊友們的配合「點贊」:「我的隊友們很出色,是絕對的英雄。我和他們同在一個團隊,我真的很高興,這太令人興奮了。」

馬術這枚亞運團體金牌,對於中國隊來說,等了太久了。1982年新德里亞運會,馬術項目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此後40多年裡,亞運會馬術賽場產生過52枚金牌,共有10個國家及地區獲得過金牌,但中國馬術隊始終沒能站在最高領獎台上。2002年釜山亞運會,中國馬術盛裝舞步隊獲得季軍;2010年廣州亞運會,中國馬術隊在盛裝舞步和三項團體賽中兩奪銅牌;在前兩屆亞運會中,華天代表中國馬術隊獲得三項賽個人賽亞軍和季軍。在杭州,中國馬術隊許久以來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

談到接下來的規劃,包英鳳告訴記者,今年度大賽基本告一段落,想讓馬匹休息一段時間,此後再進行一系列場地障礙高度訓練。今年36歲的包英鳳是江蘇入選杭州亞運中國代表團中年齡最大的運動員,他說,「亞運會其實我是第一次參加,結果還是非常好的,保住了團體金牌。在奧運會上出成績,是我們接下來的計劃。」
新華日報·交匯點特派記者 姚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