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輪滑項目女子速度輪滑場地賽10000米積分淘汰賽決賽中,運動員正在滑行。本報見習記者 劉習攝/光明圖片
【亞運賽場】
場邊歡呼聲此起彼伏,十餘名運動員腳踩輪滑鞋在橢圓形的賽場上高速滑行。9月30日,杭州亞運會輪滑項目第一個獎牌日,女子速度輪滑場地賽10000米積分淘汰賽決賽、男子速度輪滑場地賽10000米積分淘汰賽決賽在杭州錢塘輪滑中心舉行,中國選手張振海獲得男子項目亞軍。
「賽場上我拼盡全力,基本上已經發揮出了訓練的水平,最後一輪本來有沖金機會,但衝刺時候腿抽筋了,沒能實現追趕。」賽後,張振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自己的成績表達出些許遺憾。
在速度輪滑比賽中,運動員以衝擊終點線的方式獲得相應積分。速度輪滑場地賽10000米積分淘汰賽因其距離長、競賽環境複雜、積分次數多,被稱為最精彩刺激且最具不確定性的項目。
比賽中,運動員需要沿200米的賽道滑行50圈。除了前7圈自由滑行外,運動員還需要在剩下43圈內設置的22個積分點進行全力衝刺,爭奪積分點的名次以獲得相應積分。運動員同時要保證在淘汰點時不處於落後位置。因此,該項目是在比拼運動員的耐力、意志力和策略。
「速度輪滑和速度滑冰一樣,隊友之間的配合對於比賽來說十分重要。隊友之間合理配合,可以保證賽程更加順利。」張振海坦言,「本次比賽中,韓國隊兩名選手共同參賽,他們彼此之間有一些戰術上的配合,所以我在最後衝擊的時候也更加困難。」
無論訓練還是比賽,孤軍奮戰讓張振海面臨著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挑戰。「訓練備賽的過程中,如果有隊友互相配合、一起前進,大家會進步更快,也更容易實現突破。但我現在沒有隊友,只能付出加倍的努力。」對於接下來男子速度輪滑1000米爭先賽,張振海表示,「我希望能夠在比賽中保持最好狀態,在每一個積分點都把握住機會,努力獲得好成績。」
備戰杭州亞運會時正值酷暑,張振海每天至少訓練六七個小時,正是日復一日的汗水澆鑄了今日的獎牌。張振海渴望讓更多人了解並加入速度輪滑運動中來。「幼兒園時,我因為興趣開始接觸輪滑,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希望能夠帶動更多人,尤其是小朋友投身輪滑運動。」
比賽結束,《愛拼才會贏》的歌聲在錢塘輪滑中心響起。「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愛拼才會贏」的歌詞,正是對賽場上輪滑運動員精神狀態的最好寫照。他們腳下的「風火輪」,承載著熱愛與堅持、突破與超越、熱血與希望,也見證著他們青春的力量在風馳電掣中昂揚向上、蓬勃生長。
(本報見習記者 劉習 本報記者 黃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