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觀史紀
編輯/微觀史紀
<<·——前言——·>>
「真丟人!」
近日,杭州亞運會男子乒乓球團體賽激起了廣泛關注。
日本隊對陣伊朗隊,賽場上發生了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日本乒乓球慘遭黑馬伊朗爆冷淘汰——·>>
張本智和作為日本國家隊的主力選手,一直備受關注,在本次國際乒乓球大賽上,日本隊表現令人大跌眼鏡,以0:3不敵伊朗隊,慘遭失利,這無疑是本屆賽事最大的冷門之一。
比賽首場,實力強勁的日本老將張本智和出戰,他是日本國家隊的頭號球星,對陣他的則是排名200多的伊朗選手阿拉米安,他本是張本智和的「秒殺」目標......
然而比賽出人意料,阿拉米安險勝張本智和,為伊朗拿下首場勝利。
本屆亞運會,他一直被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為日本奪金,然而賽場失利使他狀態起伏不定,似乎已徹底喪失鬥志。
0:3慘敗,這無疑是本屆亞運會最大的冷門,也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日本隊的實力。
日伊對決時,當鏡頭切換到一旁觀戰的中國隊時,梁靖崑和樊振東的表情最為精彩,一看就忍俊不禁,他們一邊努力憋著笑容,一邊又忍不住流露出「幸災樂禍」的眼神。
這也感染到了中國觀眾席,「火上澆油」般為伊朗隊的每一分歡呼。
高手對決中,稍有懈怠都可能導致失敗,這更加激發了他們爭取金牌的決心,這次不僅是日本隊的歷史性潰敗,也是伊朗乒乓球的歷史性飛躍,這次能夠戰勝強隊,可謂大黑馬崛起。
尤其阿拉米安的表現更是人生巔峰,他在獲勝後激動得坐在地上痛哭。
本次賽後,輸球的張本智和的言論,立即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將失敗原因歸咎於現場觀眾給予伊朗隊員的喝彩聲過於熱烈,影響了比賽發揮,這番言論迅速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
觀眾的自發加油不該成為輸球的借口:賽場上的觀眾為己方球員加油,屬於正常現象,運動員應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不被外界因素干擾。
針對張本智和的言論,據說多日本球迷也對張本智和言論表示失望,應認真反省,不應推卸責任,還有網友認為,這充分暴露出張本智和的個人素質問題,不夠成熟穩重。
大家紛紛表示「輸球又丟人」。
日本國內對敗給伊朗一事也頗有微詞,甚至會有一些極端言論,認為此事「丟人現眼」,這場失敗無疑成為張本智和職業生涯的一大污點。
張本智和的心態問題也許造成了他在關鍵時刻的緊張失誤,作為世界級高手,這種問題更需要引以為戒,輸贏乃兵家常事,更需要穩固的心態。
無論如何,不管強弱,選手都值得我們的尊重,讓我們以更開闊的心態,去欣賞每一場汗水與淚水交織的頑強拼搏,比賽的勝負應只與選手的實力相關。
我們不應過分著眼於選手的身份或場外氛圍,而應該尊重每一場精彩的較量,這場日本與伊朗的對決,蘊含著太多的勵志意味,值得我們珍視。
<<·——孤獨的徘徊在兩國的夾縫中——·>>
一個從中國移民至日本的乒乓球天才——張本智和,曾在日本乒壇一時風頭無兩,但終因兩國之間的博弈,而處於身份認同的困境之中。
張本智和原名張智和,生於一個中國乒乓世家,父母都曾是乒乓運動員,父母為了他的發展,11歲時便幫他入了日本國籍。
然而這一舉動,卻註定了張本智和難以在兩國之間找到認同感。
在日本,憑藉與生俱來的天資,張本智和早早在乒壇嶄露頭角,在日本錦標賽一戰成名,成了日本乒壇的新星和希望,曾在多項國際賽事中戰勝中國選手,一時間備受矚目。
而在中國,許多人則認為他們是「變節者」,拋棄中國血統投靠鄰國。
一個本可能成為中國乒壇新星的人才,選擇離開國門,身披日本國旗參賽,卻始終無法完全融入日本文化,日本球迷對他期望甚高,可一旦失利就遭受猛烈抨擊。
中國球迷也對一個「中國面孔」代表日本隊感到無法認同。
「入贅他國」的張本智和陷入兩難,日本人不會真心認同他,需要他時,他是英雄,當他失利時,立刻成了眼中釘,中國人也難以接受一個「叛徒」。
兩場重要比賽接連失利,張本智和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他試圖把敗因歸咎於外部環境,但這種找借口的做法惹惱了球迷。
網友一片嘩然,紛紛表示「輸球就輸球,不要試圖推卸責任」。
關鍵是如何化解、超越這種「夾縫中的孤獨」,找到自我定位。
這次淘汰賽失利,對張本智和而言其實是個警醒,他需要從自身找原因,調整心態,面對痛苦挫折能迅速反彈、繼續前行,相信張本智和還擁有無限的可能。
<<·——結語——·>>
張本智和的表態雖充滿鬥志,但高估實力可能導致盲目樂觀,現在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謙遜,雖難言敗北,但勝利非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