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向世界奉獻了一場視覺盛宴,數實融合的表現成為了這場開幕式最大的亮點。巨大的數字人從空中而來,穿越錢塘江,與場內火炬手汪順一同點亮了主火炬;體育場內升起無數代表祝福的孔明燈;不斷變換的足球場和籃球場……

主創團隊解密開幕式。
在開幕式結束後,開幕式總導演沙曉嵐等主創團隊成員對開幕式上的這些創意一一進行了解讀。
100天,創新一個點火方式
巨大的數字人從空中而來,穿越錢塘江,走進體育場,身後帶出一長串數字,並且與場內火炬手汪順一同點亮了主火炬。這個創新的點火方式,是前所未有的。而這個點火方式僅用了100天就確定下來,並且最終實現了。

數字人跑進體育場。
沙曉嵐驕傲地說:「這是我們自信的表達。我們敢於在100天的時候公布點火的方式是萬眾參與的,整個理念和方式我們都公布了,只是具體的細節要保密到最後一刻。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表現,我們在點火那一刻回歸體育本體,萬眾參與。今天大家也看到了,1億人參與數字點火,這真的是非常棒的一個數字。」
近2個月,決定加入AR技術
開幕式中,場館上空AR虛擬半球狀的數字穹頂模擬出智能炫酷的籃球、足球等,彷彿一個無限變幻的巨型科技裝置籠罩在現場的運動賽場上,營造出震撼的立體空間。

這是科技使用最廣泛的一次開幕式。
這樣的AR技術是如何實現的?總導演、總製作人沙曉嵐在發布會上表示,這些AR的場景都是在近2個月才加入的內容,比如大家一開始看到放的孔明燈、最後的數字煙花等。
他感慨道,得益於演藝科技的進步,這次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的技術使用是史上最多的一次。以往觀眾在開閉幕式現場能看到的AR以及裸眼3D技術往往只能從一個角度看到,但這次是在一個弧線形的所有角度上都能看到。「所以觀眾能看到三隻活靈活現的吉祥物在水和空中來回遊走,很多國內外同行都認為是迄今為止大型演出中使用AR最多最巧的一次。」
1個月,在開幕式唱響杭州市歌
在「隱藏的萬家燈火」的章節中,開幕式現場忽然響起了一首在杭州家喻戶曉的歌。這是一首有30多年歷史的老歌,很多杭州人都能張口而來:「我們的家,住在天堂……」
歌聲高潮處,觀眾席中近百扇「幸福之門」開啟,揭秘這一隱藏的「舞台」。此時的舞台拓展至觀眾席,現場每一位觀眾成為了「主角」。開幕式副導演崔巍動情地解釋,《夢想天堂》這首歌是一個月前沙導和我提出來的,這首歌在杭州有八九成人會唱。為什麼會選這首歌呢?「其實就是一個共情點,像這樣盛大的開幕式中找到情感點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在最後一個篇章就是要體現現在人們的生活,體現萬家燈火,這首歌和畫面的呈現就是杭州人生活的幸福狀態。我覺得更是通過杭州能夠傳達給世界中國人以及亞洲人的那種生活的狀態。」
3年,大多數演員是大學生
沙曉嵐在發布會一開始就動情地說:「三年來我們整個創作開幕式主創團隊有100多人,我們開了大小創作會就有五六百場,彙報稿一輪輪彙報了70多稿。我們也克服了很多困難,終於今晚在這裡圓滿完成了任務。」

電子煙花的呈現。
「三年來整個團隊的付出今晚終於在大蓮花綻放。」製作人吳艷在發布會上談到,整場開幕式的演出籌備長達三年時間,其中有大量的時間都在研究如何用科技去包裝中國美學上。「比如我們今天看到運動員入場時,地屏上的每一幅梅蘭竹菊,都是導演帶著我們一幕幕、一幀幀做的,期待呈現更極致的中國美學的科技化表達。」
「放棄很容易,堅持卻很難。」執行導演高燕則透露,開幕式的大多數演員都是大學生,從一張白紙開始訓練,難度很大,「尤其是上篇《國風雅韻》中有一位獨舞的演員,他在畫卷中走得行雲流水,其實用的就是中國傳統戲曲的台步,一天天練,一點點地去磨,難度很大。他們堅持下來了,很棒!」
【采寫】南方+記者 王芳 黃堃媛
【攝影】南方+記者 姚志豪 董天健
【統籌】李強
【作者】 王芳;黃堃媛;姚志豪;董天健;李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