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楊雲寒
9月16日,桐廬馬術中心傳來最新進展——馬房正式開放。
此時,距離杭州亞運會開幕(9月23日)只有一周時間。
9月26日~10月6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馬術項目「盛裝舞步」「場地障礙」「三項賽」在這裡上演巔峰對決,將有來自近20個國家和地區120餘名運動員和參賽馬匹將來到桐廬,共計決出6枚金牌。
在本次亞運會上,馬術項目是唯一一個需要人和動物共同配合完成的比賽項目。參賽馬匹也是運動員,各個身價不菲,而它們的心情和狀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比賽的成績。
那麼,在亞運會期間,這些特殊的「馬選手」會受到哪些悉心照顧?場館工作人員做了哪些前期準備工作?參賽馬匹的「衣食住行」又有什麼講究?
潮新聞記者走進桐廬馬術中心,一探究竟,試圖帶你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馬房開放了,「馬選手」們什麼時候入場?
潮新聞記者對了解到,首批境外「馬選手」會在9月21日抵達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在完成檢疫後將經過生物安全通道,直接抵達桐廬馬術中心,全程100多公里,大約需要4~5個小時。對於這些習慣在大自然放飛自我的「馬選手」們,這樣的行程有些漫長。
別看這些參賽馬匹長得憨憨的,就以為它們很好拿捏,其實它們一個個都個性十足,性格也是剛烈得很,車上待久了,情緒難免會波動,會煩躁,進而會影響訓練和比賽的狀態。
因此對於桐廬馬術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早在「馬選手」入住前,接待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從機場到桐廬馬術中心,這段路上的馬匹運輸工作,儘管有專業的運輸團隊在負責的,但我們也做了很多應急預案,保障整個運輸的過程安全平穩有序。」桐廬馬術中心馬匹事務綜合協調組主管陳剛對潮新聞記者說。
這些應急預案涉及了很多方面,其中針對馬匹在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或生理問題,馬術中心專門安排獸醫跟車,一旦這些「馬選手」在途中有突發情況,獸醫們也會第一時間妥善處理。
「馬選手」怎麼去馬房辦「入住」?
「馬選手」不僅要有專人照顧,對於住宿的要求也很嚴苛。因為參賽馬匹對生活環境要求高,所以為了給這些特殊的「運動員」提供最舒適的居住環境,場館工作人員可謂用心良苦。
潮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桐廬馬術中心共建有5棟馬房、240個高標準馬廄。每匹馬都享有16平方米的「豪華單間」。馬房裡安裝了空調、溫濕度計、通風機、防蚊簾、滅蚊燈等設備,室內溫度24小時都基本保持在26℃左右。馬房主要通道的地面上也鋪設了防滑膠墊,防止馬匹行走時出現意外。
潮新聞記者隨著陳剛進入了其中一間馬廄,只見地面上鋪滿了15~20厘米的松木刨花。這既是馬匹休息的「床墊」,也可以吸收馬兒的尿液並保持乾燥,方便馬僮及時清理排泄物。陳剛告訴記者,這些排泄物被清理後,會運輸到指定地點進行無害化處理,不會對場館和沿線造成任何影響。
給每一匹馬分配合適的馬廄,對於陳剛和他的團隊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
陳剛說,「每個參賽隊都有不同的需求,我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盡最大努力服務好各參賽隊與馬匹。 作為盛會的主辦方,也希望每一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都能在桐廬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住得好了「馬選手」們吃得怎麼樣?
馬術項目選手的成績好壞,與馬匹的狀態息息相關。因此「馬選手」們的健康和飲食也就十分重要了。
在杭州亞運會期間,這些「馬選手」的吃飯問題如何解決?
潮新聞記者看到,每一個馬廄都配有料盆和飲水桶,馬僮可根據實際需要,在其中添加食物和飲用水。
至於「馬選手」的伙食,選手既可以選擇自帶,也可以向場館內的飼料保障第三方購買。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參賽馬匹的伙食供應,桐廬馬術中心的飼料保障第三方也提前準備了進口草料,以及新鮮胡蘿蔔、蘋果等小零食和各種營養添加劑,讓「馬選手」在飲食上沒有後顧之憂。「我們提供的草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梯牧草,一種是苜蓿草,這兩類草料也都是馬匹比較喜愛的食物。」
隨著亞運會一天天臨近,陳剛和他的團隊,變得越來越忙碌,連續幾天都是工作12個小時。但在他看來,真正的考驗還沒有開始。
9月18日,馬房將進行最後一次防疫消殺。而隨著馬匹和參賽人員的陸續到位,也意味著大賽即將開啟。
「我們也將一直堅守到亞運會結束,在這期間我們也會為所有參賽選手做好保障,祝願他們能夠在賽場上展現出最好的狀態,也希望每一位到場的觀眾,都能夠從精彩的馬術中體驗到這一比賽項目的魅力。」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