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未發布其他任何平台,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籃球,那個熱血澎湃的運動,對於中國來說,有著特殊的地位。然而,在中國男籃兵敗世界盃且無緣巴黎奧運會後,他們黯然回國,伴隨著這次慘痛的失利,一個令人熱議的人事更替悄然發生。
9月6日,中籃聯體育有限公司宣布:首席執行官張雄任職屆滿,將改任資深顧問一職。按照董事會既定議程,經董事長徐濟成提名、CBA公司董事會表決通過,聘請蔣健先生擔任CBA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CBA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
今後,CBA公司不再使用首席執行官和首席顧問稱謂。
張雄,一個名字,一個籃球事業的奮鬥者。他的離任是否與中國男籃的戰績有關?有人猜測,但內部知情人士卻透露,張雄的職務變化與世界盃的失敗並無直接聯繫。
「張雄是在2020年9月7日上任,合同期3年,正好是到今年9月6日合同到期。」知情人士表示,「只不過,恰好發生在了中國男籃世界盃輸球之後,才讓外界有了許多猜測。」
這位出生於1963年的籃球管理者,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一路從《籃球》雜誌記者到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他的職業生涯充滿了鬥志與奮發。
然而,他的合同到期,自然而然地引發了繼任者的選定。
蔣健,這個新總經理的到來也並非意外。長期在中國籃球領域工作的資深商務人士,他早在CBA聯賽創立之初就開始參與工作。盈方中國曾負責CBA聯賽的商務工作,而蔣健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CBA聯賽的商務收入在他的領導下不斷增長,從最初不足1億元到合同結束時突破6億元,這是他商務資源和商務開發能力的明證。
蔣健與張雄是老搭檔,他們曾共事多年,即便「管辦分離」後,仍在CBA公司分別擔任競賽和商務的總經理。
他的回歸,正是為了維護CBA聯賽在商業領域的穩定。在兵敗世界盃之後,聯賽的美譽度和商業價值都受到了負面影響,蔣健的任務不輕,但他也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來面對這一挑戰。
中國男籃的失敗引發了對CBA聯賽水平和青訓質量的擔憂。但培養青訓人才需要時間,而聯賽水平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與此不同,商務領域的業績可以量化,而且可能在短期內產生較大波動。蔣健上任後,他的首要任務是維護聯賽的商業穩定,確保贊助商和投資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