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2023中國足協杯抽籤儀式以一種質樸的方式舉行。說它「質樸」,是因為抽籤流程簡單,嘉賓黃博文作為「抽籤菜鳥」,表現得也非常質樸:由於抽籤球隊眾多,他甚至有一些慌張。
不過,足協杯作為業餘球隊和職業球隊大聯歡的舞台,需要這樣一份質樸,球迷也非常歡迎業餘球隊的歸來,期待草根球隊的逆襲。
中國足協杯不同於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聯賽,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有業餘球隊的參與。但此前疫情期間,足協杯一切從簡。今年,終於又有16支業餘球隊參與到足協杯的征程中來,連同三級職業聯賽各16支球隊,一共64支球隊參與角逐。
人們總是熱衷於草根逆襲的故事,所以很多球迷都期待著業餘球隊能夠掀翻職業球隊。
就像抽籤結束後,不少球迷記住的是幾支業餘球隊的名字:青島五月的風足球俱樂部、武漢市小馬過河足球俱樂部、內蒙古草上飛足球俱樂部。他們在抽籤儀式結束後的新聞評論里刷著這些球隊的名字。期待著青島五月的風可以吹得更遠,期待武漢小馬過河可以接連過掉中乙、中甲甚至中超球隊,也期待內蒙古草上飛真的可以在足協杯的賽場上「起飛」。
事實上,足協杯向來都是爆冷的溫床。
就拿去年來說,中冠球隊涇川文匯在第二輪淘汰中超豪門北京國安,讓不少球迷認識了「涇川」這座縣城,去年更是有5支中超球隊被低級別球隊淘汰。
今年,足協杯還恢復了主客場,並且規定兩隊對壘時低級別球隊擁有優先選擇主場的權利。也就是說,當業餘球隊遇上職業球隊時,業餘球隊可以選擇將主場設在自己的城市。這不僅加大了業餘球隊爆冷的可能性,也讓業餘球隊所在城市的球迷,可以在家門口一睹職業聯賽級別的賽事。
草根逆襲、青春風暴、熱血舞台,是貼在足協杯上的幾個標籤,在中國足球遇冷的當下,希望這樣的賽事可以重燃球迷關注的熱情。
現代快報+記者 王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