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近期的「流量密碼」,顯然莫過於正在舉行的2022卡達世界盃了,諸如#卡達小王子#、#卡達成首個揭幕戰失利東道主#等話題高居社交平台熱搜榜,並且在抖音的「世界盃」專題頁中不僅有賽事直播、精彩回放,還提供了諸多身在卡達從事不同職業的用戶,以其他的視角分享著與世界盃相關的內容。
其實從快手此前轉播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等熱門體育賽事便不難發現,短視頻平台已逐漸參與到體育賽事相關話題中,並且越來越多的討論與內容生產也開始轉移到這類平台。並且得益於互聯網相關技術的發展,如今對於大型體育賽事的討論也遠比十年前更加熱烈。然而與如今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台熱搜、熱梗不斷的盛況相比,早年間的「球迷駐紮地」卻反而顯得冷清了不少。
黯然失色的虎撲、貼吧們
早年前,諸如2010南非世界盃、2014巴西世界盃,甚至是更早的2006德國世界盃,球迷們可能更多會聚集在百度貼吧的體育吧、李毅吧等版塊討論相關賽事,還有不少用戶群體會自發對賽程、賽事相關內容進行整理、搬運,其中也不乏質量極高的深度貼。此外還有虎撲、直播吧等論壇,以及2012年創立的體育APP懂球帝,同樣也是不少球迷在線上交流時的首選。
然而隨著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的興起,以及短視頻平台的走紅,這些論壇或垂類平台似乎不再受到用戶的青睞,並且由於其基本很難向「專精」的方向發展,並一直保持優質內容的持續性,所以最終也都面臨著用戶大量流失等問題。
根據第三方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貼吧的月活用戶量已超過3億,但到了2021年其月活用戶量就只剩下了3743萬,可要知道,這六年間也正值我國網民數量飛速上漲的時期。無獨有偶,懂球帝的月活量也相比上屆世界盃舉行期間的400餘萬,下降至2022年10月的315萬。此外,上市計劃兩度擱淺的虎撲更是受限於變現難、社區不斷壯大後的諸多問題,如今比2017年官方披露的5500萬MAU下降不少了,截至2020年10月更是僅剩下572萬。
但這樣的數據並非只說明「垂類社區難以存活」,而是在信息獲取渠道與互動方式更加多樣化的當下,用戶需求也在不斷改變,並非所有人都停在原地,藉助簡單的圖文、回帖、轉載等功能維繫網路中的「一畝三分地」。因此內容質量下降、用戶流失、變現難等問題都不過只是表象,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在更多碎片化信息充斥的當下,話題與熱點也成為了諸多平台內容生產的「要素」。
普通用戶VS資深球迷,本就是兩種不同的需求
不過就在諸多球迷聚集在抖音、咪咕視頻等平台觀賽,並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討論的「熱火朝天」時,也有觀點認為「每次世界盃都是偽球迷的盛宴」,而#偽球迷是如何看球賽的#這個話題也有著廣泛的討論度。
事實上,無論足球還是籃球,抑或電影、聽歌,既然有資深愛好者存在,必然也會有「湊個熱鬧、聽個響」的用戶。對於資深球迷來說,今年可能意味著「兩大球王的最後一屆世界盃」,以及諸多球星、各種專業戰術等。而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則更像是這一時期的「熱點」,關注的話題更多偏娛樂向,對於賽事本身的討論也拓展到了賽場之外。
但存在即合理,普通用戶與資深球迷的需求本就天差地別,所以出現觀點的分歧也並不令人意外。或許對於資深球迷來說,更希望看到的是「乾貨」滿滿的賽事解說、分析和預測,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將90分鐘的一場比賽濃縮為精華瞬間、二創視頻,又何樂而不為。
所以面對傳播範圍更廣、用戶基數更大的短視頻平台與社交平台,論壇或垂類平台被「冷落」難道不是太自然的事情嗎?儘管有不少資深球迷可能還在懷念此前論壇的繁榮之景,但或許從某種意義上,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的傳播更有利於足球運動,並藉此吸引更多的普通用戶。
天價購買賽事版權,短視頻平台並不虧
而面對「世界盃」這一熱點,一向「視流量如命」的各大平台自然不可能毫無動作。首當其衝的,便是從央視買下賽事版權的抖音、咪咕視頻,除此之外還有諸多打「邊緣球」的互聯網企業,比如推出 「看不看球賽,來點美團外賣」系列廣告的美團,以及在各自平台設置「世界盃」專區的愛奇藝、騰訊視頻、淘寶等,而BOSS直聘、獵聘、58同城等則更多的是以贊助的形式頻繁出現在用戶的視野中。
不過在這些參與者中,抖音的動作也尤為主動。此前,抖音方面已在重大國際體育賽事中有了不少的積累,不僅先後與2020歐洲杯、2021美洲杯合作,還「拿下」了英超、西甲、法甲、德甲和意甲在內的歐洲五大聯賽版權。在此次世界盃期間,抖音方面在內容層面也有諸多布局,其中包括邀請運動員入駐、UGC內容傳播等,比如日前「卡達小王子」的入駐,也為其帶來了不少的熱度。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抖音還上線了「邊看邊聊」、以及「無障礙字幕直播間」等。
當然,此次抖音雖然打出了「免費看世界盃直播」的口號,但這顯然並不等於沒有盈利的可能。目前在抖音的「世界盃」專題頁面下方,就設置了「抖音燃情好物季」活動,用戶可直接購買球衣、電視、啤酒、正版授權周邊等商品。而同步進行的「吃喝玩樂在抖音」活動,則鼓勵用戶在抖音內點外賣、了解附近播放世界盃的門店等。不難發現,抖音此舉直接與電商及本地生活業務進行了「對接」,充分將流量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自今年以來,抖音更是明顯在加快相關內容與運動、健身的結合,而這些類型的內容也有望將成為「長板」,也就是區別於同類平台的內容差異。因此不難推測,此前快手方面斥巨資獲得「雙奧」版權可能也有同樣的意圖。而隨著「卡達小王子」等熱點人物的入駐,抖音的意圖也已經逐漸浮現,那就是藉助世界盃的熱度引進球員、名人,並讓熱度在平台紮根、發酵、擴散。
與此同時,微博日前也與咪咕達成了5G+全體育戰略,在此次世界盃期間,微博方面將協助咪咕產出更多的熱點內容、助力觀賽討論,來放大咪咕作為持權轉播商的內容優勢與品牌影響力。
不難發現,沒有社交功能的咪咕尚需藉助微博來激發用戶的參與度,而沒有賽事版權的微博自然也希望藉此來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並增強用戶黏性,因此雙方的合作也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至少目前幾乎沒有哪一個平台願意錯過世界盃這一大熱點,但令人遺憾的是,原本因為足球相關內容吸引用戶的論壇或垂類網站,如今甚至都已經沒有了「參賽資格」。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