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中國女足逆境中綻放,16年之後重返亞洲之巔。而今年國慶,中國女籃不負眾望,以一枚世界盃銀牌宣告:屬於這批女籃姑娘的新時代從此刻啟程。
銀比金堅,這不是句玩笑話
半決賽2分險勝澳大利亞,在對手家門口踩著對手晉級決賽,這本身就是件格外牛氣的事。而28年後重返世界盃決賽、平歷史最好成績這兩句話,更是直接點明這支中國女籃所達到的歷史高度。
1994年鄭海霞那批女籃名宿拿下世錦賽亞軍的過往,對很多人來說都太過遙遠,甚至現在女籃12人中的11人在那個時候都還沒出生。而即使是陳楠、苗立傑、隋菲菲那一批被稱為「女籃黃金一代」並打入北京奧運會四強的球員,也沒能在世界盃舞台上品嘗過前四的滋味。
而由於目前美國女籃超強的統治力,拿下亞軍其實已經是除美國外的任何一支女籃國家隊所能拿到的最好成績。
除了書寫中國女籃歷史新篇章外,這個女籃世界盃亞軍也讓中國三大球在時隔3年後再次在世界級舞台上打進決賽。
2019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成功實現衛冕,而當時也恰逢即將迎來國慶。但由於在東京奧運會上整體表現欠佳,中國三大球集體陷入低谷,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憋屈。
而今年年初中國女足亞洲杯奪冠,算是給黑暗中的三大球帶來了第一束光。而這次女籃的世界盃亞軍,至少能讓我們相信,中國女子三大球在經歷短暫低迷過後,已經開始重新踏上正軌。
「銀比金堅」,這不是句玩笑,這枚銀牌,也許就是開啟中國女籃新時代甚至女子三大球新時代的鑰匙。
這口氣,這批女籃隊員憋了5年了
闖進世界盃決賽、拿下世界被亞軍,讓眾多平時不太關注女籃的人驚呼:原來這批女籃這麼強。但某種程度上講,這批中國女籃是在本屆世界盃才真的開始變得這麼強。換句話說,她們正是通過這次世界盃才真正兌現了天賦。
這12位女籃球員中,大多數都是在2017年才開始入選女籃大名單。陣中只有黃思靜一人經歷過2015年亞洲杯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兩項讓中國女籃大變樣的賽事。
2015年武漢女籃亞錦賽,當時中國女籃的黃金一代已基本全部退役,邵婷、孫夢然、露雯、陳曉佳等作為主力在家門口向冠軍發起衝擊。但主場作戰的中國女籃在小組賽和決賽兩度輸給日本,其中決賽35分的慘敗讓現場陷入一片死寂,也是女籃隊史難以完全癒合的一塊傷疤。
這場潰敗,也讓中國女籃只有通過落選賽來爭取里約奧運會的參賽名額。而為了提升內線競爭力,當時已經退出國家隊許久的33歲老將陳楠選擇復出,並成功幫助女籃殺進奧運會。但整體競爭力不足的中國女籃在奧運會小組賽8分負於塞爾維亞、21分輸給西班牙、22分不敵加拿大、43分慘敗美國,最終第10名的成績創奧運歷史最差戰績。
連續2年的沉痛失利過後,女籃時任外籍主帥馬赫離任,北京女籃功勛主帥許利民接手。
後面的故事可能在這兩天已經被講述太多遍。許利民上任後,把兩張日本女籃在2015武漢亞錦賽35分大勝中國後捧杯的照片高高掛在訓練館的牆上。
此外,許利民對女籃陣容開始進行大洗牌,韓旭、李月汝、李緣、王思雨等多位目前女籃的主力都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入選國家隊。韓旭和李緣首次入選時,甚至還沒有踏上WCBA賽場。
而到了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和隨後的世界盃,中國女籃先後共三次戰勝日本女籃,訓練館日本女籃的照片也被摘下。僅用1年,許利民已基本完成了對中國女籃的更新換代。
但一支年輕球隊不可能會一下子登上頂峰。2019年亞洲杯決賽,缺少李夢等主力的中國女籃3分惜敗日本,錯失了三線擊敗對手的良機。
而在2020奧運會資格賽中,陣容架構穩定的中國女籃3戰全勝,順利進軍東京奧運會。而比賽期間這兩段熱度極高的視頻,更是讓無數人感到了這支中國女籃從上到下的精神力量。
但到了東京奧運會,中國女籃還是吃了年輕的虧,小組賽3戰全勝的她們在淘汰賽惜敗塞爾維亞。而在之後的2021女籃亞洲杯,中國隊面對陣容不齊整的日本女籃時再次掉了鏈子,許利民也在之後離任由助理教練鄭薇接任。
難道中國女籃復興只是一場夢?今年的世界盃給了我們答案。
已經經歷了近5年磨礪的這一批中國女籃,在悉尼終於得到了盡情綻放,憋了太久的那口氣也終於得到了釋放。而對於過去5年面對的質疑、遭遇的失敗以及付出的努力,就像隊長楊力維在賽後所說:「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就算你我關注了過去5年中國女籃經歷了什麼,也不會真正知道這個團隊和她們每個人究竟付出了多少。
中國女籃未來有機會贏美國嗎
拿到世界盃亞軍後,這幫女籃姑娘還有更遠的目標,那就是對看似不可撼動的美國女籃不斷發起衝擊。而從目前各隊實力和陣容來看,中國女籃也似乎是最有可能掀翻美國女籃的那支球隊。
首先不得不承認的是,相比於男籃,女籃整體競爭激烈程度還差了不少。世界女籃整體職業化程度不高導致頂尖球員數量偏少,其中大部分還都來自於美國。
這就造成除了美國女籃獨自處於天花板水平外,包括中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西班牙等多支球隊均處於第二梯隊的混戰之中。她們之間的交手誰都沒有十足把握去贏下比賽,這個時候球星成色和數量就成了主導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而從這次世界盃來看,中國女籃目前在這幾支球隊的競爭中擁有了更多主動權。
目前的中國女籃擁有相當合理的年齡結構,首發5人組中王思雨、楊力維、李夢均為1995年出生,黃思靜則是1996年出生,她們至少還能在接下來4年保持穩定狀態。而內線雙塔韓旭、李月汝均為1999年出生,而且都已效力於WNBA球隊,她們還都有時間進一步兌現天賦。
以上6個人都有征戰WNBA的實力,這本身在中國女籃國家隊歷史上已經算比較突出,因此能拿到這樣的成績也算情理之中。
但如果想繼續取得突破,贏一次美國女籃,目前的陣容難度還是比較大。最簡單的一個對比,美國女籃能派出12個WNBA全明星,即使沒有像之前瑪雅-摩爾那種不可阻擋的超級球星,依然有足夠實力去對抗任何一支球隊。換言之,中國女籃只有到了有10個左右能在WNBA征戰的球員時,才真正有機會去和美國女籃掰一掰手腕。但至少,目前的中國女籃正朝著一個美好的方向去前進,就像已經開啟了留洋潮的中國女足一樣。
開啟新黃金一代,需要努力的不只有球員
女籃贏下世界盃亞軍、女足贏下亞洲杯冠軍,不爭氣的男足和男排當然又再次受到了譏諷。而和當初女足贏下亞洲杯冠軍相似,也有不少人開始呼籲給女籃球員漲漲工資。
至於女籃球員工資究竟是多少,說法有很多。而根據相關媒體人透露,近兩年女籃待遇有明顯提升,因為沒有工資帽,有球員稅後年薪能達400萬。
但值得一提的是,WNBA目前的工資整體偏低,像韓旭、李月汝前往WNBA打球拿到的工資都要比在WCBA要低。
而在拿下世界盃亞軍後,女籃合作夥伴伊利獎勵1200萬,TCL則拿出300萬用於支持女籃。
而在這之後,籃協和WCBA需要做的就是提升職業化程度和聯賽整體水平,發掘更多的女籃人才,讓中國女籃能一直維持在世界頂尖水平。這一點,說很容易,做起來就不一定了。
此外,對於球迷或者因為本次世界盃而關注中國女籃的人,希望能在未來更長時間持續關注女籃,而不只是在輝煌時湊個熱鬧,低谷時不聞不問,至少不要像下面這幾位網友一樣如此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