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叮鈴、叮鈴……」
2019年10月5日,泰國芭提雅,2019年亞洲盲人足球錦標賽半決賽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隊與日本隊2:2持平。
雖然,雙方球員都已大汗淋淋、疲勞至極,但他們一刻也不敢放鬆,在綠茵場上你追我趕。
身穿紅色隊服、帶著眼罩的劉猛隨著特製足球發出的聲音,用盡全身力氣踢進一球,中國隊獲得冠軍,順利拿到日本東京殘奧會的入場券。
談起那場比賽,劉猛至今激動萬分,他回憶說:「那場比賽,我們每個隊友都打得特別頑強」。
劉猛何許人也?
他是中國盲足的3號後衛,也是一個失去全部視力的視障者。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盲人足球,從盲人小伙到足球悍將,27歲的劉猛到底經歷了什麼?讓我們從盲人足球運動的特性開始說起。
01、綠茵場上的「拚命三郎」
盲人足球最早起源於歐洲。2004年,雅典殘奧會首次為視力殘障的運動員設立了五人制盲人足球,我國於2006年組建了首支盲人足球國家隊。
盲人足球與常規足球差別較大,盲人足球是五人制,除守門員外,其餘4名隊員都是視力殘疾人。
他們通過特製足球發出的聲音判斷球的位置;隊友之間需要不停地地喊「喂、喂、喂」尋求配合與幫助;同時,場外還有引導員協助他們進攻。
踢盲人足球比踢常規足球更加艱難。
就連身經百戰的世界球星梅西在與盲人球員的一場對抗賽中,都手忙攪亂,好幾次連球都接不住,而盲人球員們卻各個神態自若、緊張有序的接球、傳球、射門,看到盲人球員的精彩表現,梅西等人連連稱讚,欽佩盲人球員的艱辛與不易。
所有盲人球員過的第一關,也是最難的一關,便是戰勝恐懼,邁開腿——跑。可對處於黑暗中,平時需要盲杖才能走路的他們來說,這無異於難於上青天。
劉猛至今都記得,當時教練讓他跑,他的心裡怕極了,怕碰到隊友,怕碰到擋板。經過艱難的思想鬥爭,他才戰戰兢兢地邁開腿,小步跑,結果教練高聲喊道:「你怎麼在做高抬腿?」
在教練的鼓勵下,劉猛和隊友們通過原地玩石頭、剪刀、布,慢慢有了邁腿的意識,漸漸地從慢跑、到快跑再到飛馳。他終於克服黑暗,開啟了盲人足球夢想之旅的第一步。
踢足球能跑,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會停球、帶球、傳球、射門等專業動作,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需要教練手把手地指導,並讓球員們用腳感知每個動作的技巧。
劉猛把教練教的每個動作要領都牢記在心,並練習上千遍甚至上萬遍,颳風下雨都不休息,直到動作嫻熟於心。接球這一個動作,他就練了兩、三年,幾萬次。
為了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他在教練的指導下,能夠在65分鐘以內跑完12公里,他說:「剛開始的時候會很累,現在適應了,越跑越輕鬆。」
盲人球員所走的每一步,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毅力。盲人足球比常規足球更容易受傷。特製的盲人足球內部有一塊鐵皮包裹著一個鋼珠,所以球要比普通足球更重,打在人身上更疼。由於隊員們都看不見,經常發生碰撞或踩踏事件。
剛開始時,球員們的額頭、眉骨兩邊都是開著的,鼻子經常也是歪的,崴腳踝、踢翻腳趾更是家常便飯。
劉猛也不可避免地受傷了。在里約殘奧會期間,他的腳被對手踢到骨頭,骨頭輕微破裂,但他一直堅持到最後。
多年過去了,只要運動強度過大,他的腳踝依然隱隱作痛,但劉猛從不會因為傷痛影響訓練。
有人說:「苦而不語是一種成長,痛而不言是一種歷練。」
靠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劉猛終於在2014年踢進了國家隊,成為中國盲足國家隊3號後衛,是真正的「拚命三郎」,他離自己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對於足球,劉猛常常驕傲地說:「世界是一個漆黑的小屋,只有在球場上全力奔跑時,我才能感受到自己和正常孩子一樣,感受人生的光明。」
作為一名視障者,他是怎樣走上盲人足球之路的呢?
02、從盲人小伙到足球小將
1995年7月1日,劉猛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縣水塘鋪村,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劉猛有一個姐姐,雖然生活清貧,但一家4口和和美美,十分幸福。
不過,在劉猛出生時,母親就發現他與其他嬰兒不同,他一生下來眼睛就有血,眼球發白,眼屎也多。
經醫生診斷,這個剛出生不久的男孩得了先天性角膜炎,這意味著這個嬰兒從此將活在黑暗中,看不見多彩的世界。
聽到這個噩耗,父母悲痛萬分,傾盡所有疼愛這個殘缺的孩子。
小小的劉猛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悲傷,他認為人人都跟他一樣。父母有意保護他,沒有告訴他真相。
直到有一次他跟姐姐去上學,所有小朋友都能看見黑板上的字,可他卻看不見,那時他才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他的眼睛看不見。
得知殘酷的真相,劉猛並沒有因此感到傷心和自卑,他依然每天開開心心,學著用手觸摸萬物,用腳感知大地。
三年級時,劉猛更是閑不下來,媽媽問他:「你為啥閑不住呢?」
他回答:「媽媽,我的眼睛看不見,只有摸摸才認得啊。」
劉猛性格開朗,風趣幽默,他時常調侃自己是村子裡的「最忙(盲)人」,他一邊不斷探索著這個世界,一邊努力讓自己生活自理,不讓父母擔心,同時,還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作為撒尼族兒女,劉猛從小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鬥牛表演。
每到那天,人們身著盛裝,鑼鼓一敲,鬥牛入場,兩頭強壯有力的公牛立刻投入戰鬥。雖然,劉猛看不到鬥牛時的激烈場景,但人們的吶喊聲、驚叫聲,牛與牛在奔跑追逐時的吼叫聲,牛角與牛角的頂撞聲,這些都滿足了他對競技運動的所有想像。
劉猛也想像牛兒一樣自由奔跑,享受運動的樂趣。但他只能在黑暗的世界裡,小心翼翼地一點點前行。
雖然,劉猛家過得十分清貧,2003年全家一年的收入僅有二三百元,為了讓兒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父母東拼西湊了600元,把他送進昆明盲校,也正是這個決定改變了兒子的命運。
時間來到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我國首支盲人足球國家隊第一次在國際賽場上展露風姿,經過激烈比拼,建立僅三年的中國盲足獲得了亞軍。
賽場上。盲人球員們敢闖敢拼的狠勁兒,讓人們認識到原來盲人也可以踢足球,於是,踢足球的願望在劉猛的心裡紮下了根。
2009年,劉猛14歲,已經成為活力滿滿的翩翩少年。有一天,他跟幾個同學在操場上踢礦泉水瓶,瓶子在地上滾動,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音,雖然大家都看不見瓶子,但劉猛憑藉聲音,總能最快找到瓶子的位置。
他的一舉一動吸引了體育老師的注意,「也許劉猛是盲人足球的好苗子」。之後,便把他推薦到雲南省盲人足球隊。
老師對劉猛說:「既然你想踢,那我就帶你出去走走。」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多年後,這位體育老師成了雲南盲人足球隊的教練,劉猛成了中國盲人足球隊的主力隊員。
即使沒有翅膀,也要學會努力飛翔。
雖然,劉猛的眼睛看不見,只能活在黑暗中,但足球成為他心中的太陽,照亮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03 、「不用眼觀天地間,心中自有明燈亮」
「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為國爭光,加油、加油、加油!」
這是劉猛和隊友們在各項比賽時高喊的口號,這口號不正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嗎?
雖然,他們看不見綠蔭的球場,看不見進球時的完美弧度,看不見獎牌的顏色,甚至看不見自己的面容,但他們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狠勁,在黑暗中奔跑,在黑暗中拼搶,在黑暗中廝殺,一次次站在盲足的領獎台上。
從2006年到2021年,短短15年間,中國盲人足球戰績頗豐:6次亞洲杯冠軍、1次殘奧會亞軍、1次世界盃季軍,一個個金燦燦的獎盃,一塊塊沉甸甸的獎牌,是盲足小夥子們最好的豐碑。
中國盲人足球隊的小夥子們個個球技超群、敢拼敢搶,被網友們稱為:「最值得尊敬的中國男子足球隊」。中國盲足有如此強的實力,劉猛功不可沒。
與足球相伴13年的劉猛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不用眼觀天地間,心中自有明燈亮」!
賽場上,劉猛是一隻逐夢的雄鷹,為了盲足獎牌,拼盡全力。生活中,劉猛是一隻快樂的小鳥,自由自在,幸福飛翔。
平時的他喜歡吹著口哨,不慌不忙大步地走。如果不仔細看,他和正常人一樣,劉猛說自己是幸運的,他在足球中找到了自己的精彩,而大多數的視障者卻只能在黑暗中苦苦摸索。
全中國有1,731萬視障者,劉猛是極少數能甩開盲杖的人,他去過很多國家,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也讓更多的殘障人士見到了希望。
他希望這些和自己一樣的人也能走出家門,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熱愛生活,享受人生。
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夢想,就是中國能有盲人足球的俱樂部。劉猛不踢球的時候,和隊友們組建了樂隊,在音樂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歌曲《孤勇者》最後一句是這樣唱的:
「去嗎、去啊、以最卑微的夢,
戰嗎、戰啊、以最孤高的夢,
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劉猛就是孤勇者,是黑暗中的英雄。
劉猛,加油!
為你的夢想,拼搏吧!
-END-
【文|澤沐小姐】
【編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