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芋汐帶傷上場,賽後才告訴父母,父親陳健:女兒長大了

2022年06月29日11:48:18 體育 1077

以0.3分的微弱優勢奪得女子10米台冠軍,陳芋汐成為了繼伏明霞之後第二位成功衛冕該項目世錦賽冠軍的運動員。賽後,陳芋汐抱著全紅嬋流下了眼淚,她的父親、啟蒙教練陳健在電視機前同樣熱淚盈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陳健透露女兒是帶傷參賽並衛冕。「賽後第一時間聯繫了才得知去布達佩斯的第二天,腰部就拉傷了,可能是怕我們擔心,她一直沒說。」

陳芋汐帶傷上場,賽後才告訴父母,父親陳健:女兒長大了 - 天天要聞

寵辱不驚感動父母

賽前,陳健和妻子董春華並沒有和女兒聯繫,生怕影響她。在看電視新聞時,他們在關於國家跳水隊的一條新聞中看到陳芋汐躺在地上,身邊蹲著一位隊醫。面對鏡頭,陳芋汐笑著用手比了心。雖然是一閃而過的鏡頭,看到這一幕時,專業體操運動員出身的陳健和董春華心裡都咯噔了一下,「為什麼人家都在訓練,樂樂(陳芋汐的小名)卻躺在地上,還有隊醫呢?」儘管如此,他們依然沒有聯繫女兒。

跳水項目開賽以來,陳健每天都懷著緊張的心情在電視機前看比賽。「賽場上瞬息萬變,任何事情都會發生,運動員比賽最緊張的是教練,更何況還是父母。」決賽結束後,陳健才通過微信與女兒聯繫。直到這一刻,陳芋汐才告訴父親自己是帶傷上場的。「她之前不跟我們說,是怕我們擔心!」陳健在電話里為女兒付出的努力點贊,既肯定女兒半年來的明顯進步,也提醒她生活和學習上需要完善的地方和方法。聯繫完女兒,陳健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天蒙蒙亮的5點多才睡下。

花錢買網課學習

閑暇愛看偵探小說

「去年11月回北京到現在這半年多來,她的思想更為成熟,目標也更為清晰。」作為父母,陳健和董春華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陳芋汐幫助和提示,還提醒她在專業訓練之餘,不能放棄學習。「現在她在國家隊,能主動地學習各類文化知識,並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這是我們感到最欣慰的。」

據陳健介紹,陳芋汐在國家隊訓練之餘依然沒有放下學習,為了能跟上網課的學習進度,還自己花了幾百元在網上買了數學與英語的網課進行自學。數學是陳芋汐從小就特別喜歡的學科,即使到了國家隊,訓練之餘她依然努力學習。獨立解出一道數學題後,陳芋汐會開心地用手機拍下來發給父親陳健秀一下。

陳芋汐帶傷上場,賽後才告訴父母,父親陳健:女兒長大了 - 天天要聞

由於喜歡數學,陳芋汐愛看邏輯推理方面的書,尤其是偵探小說。為了給女兒緩解專業訓練的壓力,陳健也主動關注偵探小說,和女兒聊天時會給她推薦幾本。「我覺得讀書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一場跳水比賽的時間很長,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在陳芋汐遇到困難或是意志消沉的時候,作為父親和啟蒙教練,陳健都會給予關懷、幫助與鼓勵。「孩子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目標與方向。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只是陪伴,哪怕不在她身邊,也讓她感覺到父母的愛。或許對她來講,陪伴就是最好的鼓勵吧!」

與女兒共同奮鬥

培養更多後備人才

今年,上海市體育局首次開展2022-2025年「上海青訓名教練工作室」帶頭人申報評選,全市共有12名「名教練工作室」帶頭人獲評,作為徐匯區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體操高級教練的陳健就是其中之一。女兒在國家隊為國爭光,陳健在青訓崗位上也有遠大的目標:在「雙減」環境下,完善上海體育後備人才基層隊伍建設,從中選拔、培養各技能類運動項目優質人才。

陳芋汐帶傷上場,賽後才告訴父母,父親陳健:女兒長大了 - 天天要聞

體操被譽為「運動之父」,許多優秀的跳水、蹦床、撐桿跳、柔道、冬季項目的專業運動員從小都練過體操。成為工作室帶頭人後,陳健組建起了六名教練員與兩名科研人員的工作室團隊,努力重建徐匯區「快樂體操」的「四線」隊伍。在訓練中,陳健已開始運用「延時回看」攝像頭,幫助青少年運動員更清楚地看到技術動作的不足與提高的地方。「地基越厚重,人才質量就會越高,我們希望通過『四線隊伍』的重建,擴大體育運動的基層人數,研究並提高體校訓練工作的效率。」

徐匯區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華涇校區負責人鄭昕波表示:「陳芋汐奪冠激發了全體教練員的信心,我們將更好地落實『上海青訓名教練工作室』這項工作,努力培養輸送更多優秀運動員。」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

新加坡門將銀行賬戶暫時凍結,隔壁老闆抱怨:擋我財路 - 天天要聞

新加坡門將銀行賬戶暫時凍結,隔壁老闆抱怨:擋我財路

新加坡國足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中「如願以償」地輸給了泰國隊,1比3的比分將中國隊順利送進18強。比賽過程很精彩,賽後的故事更加精彩。這場比賽後,新加坡門將哈桑開的椰漿飯攤位意外走紅,中國球迷紛紛前往打卡,以實際行動感謝哈桑的「善舉」。
為開好中歐班列 5200名選手同台「拼技藝」 - 天天要聞

為開好中歐班列 5200名選手同台「拼技藝」

6月13日上午8時30分,2024年「軌道上的新絲路」中歐班列(重慶)技能競賽在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現場啟動,為開好中歐班列,來自鐵路、樞紐、海關、物流4個板塊約5200名選手將同台切磋技藝。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近1.6萬列,穩定運行線路達51條,輻射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113個城市節點。...
專業網球品牌Wilson也要開始拼「顏值」了 - 天天要聞

專業網球品牌Wilson也要開始拼「顏值」了

界面新聞記者 | 黃姍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隨著2024年法網公開賽的開賽,社交媒體上關於網球運動的討論顯著增多。在「網球美學」捲土重來的當下,諸多與網球鞋服穿搭的時尚內容也在社交媒體上順勢發酵,一些向來以專業形象示人的運動品牌也參與到了「顏值」比拼當中。網球行業知名的運動品牌Wilson在小紅書上有一個熱門詞條...
楊賀:只要能跑,就能延續自己的足球生命! - 天天要聞

楊賀:只要能跑,就能延續自己的足球生命!

特約記者賈紫婷報道與楊賀見面,是在南京城市出征廣西的前一天。遠遠望著這位中甲目前的助攻王一瘸一拐走來,記者問道:「腳傷了?廣西還去嗎?」「左右腳後跟的脂肪墊都傷了,但還得打啊!」楊賀回答。「走路都困....
從「申花笑柄」到「國足悍將」,這麼勵志的故事居然是真的! - 天天要聞

從「申花笑柄」到「國足悍將」,這麼勵志的故事居然是真的!

很多人說,年近30歲的球員很難再進步了,因為技術、意識都定型了,這樣的說法不錯,但「很難」,並不等同於完全不能。世預賽國足與韓國隊一戰上,首次為國征戰的申花邊後衛,今年年底就滿30歲的楊澤翔,就用表現告訴世人:只要夠努力,年齡不會成為進步的阻礙。最近幾年對楊澤翔而言是夢幻的。從一個只能在預備隊踢球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