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乒乓球隊隊員劉詩雯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並非所有的成功都值得尊敬或者學習,也絕非所有的失敗都應該被嘲諷或者否定。
有人為了成功投機取巧、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反目成仇、改變國籍。前國家乒乓球隊隊員何智麗在國際大賽中拒絕服從安排,為一己之私拋棄集體利益最終奪冠,因不滿取消奧運資格第二年便嫁給日本人並改名「小山智麗」,比賽中面對中國隊員甚至大喊「呦西、呦西……」,最終憑藉其在乒乓球領域取得的成就成功躋身日本上流社會。
試問,這樣的「成功人士」當真值得標榜和學習?
小山智麗
也有的人為國奮鬥十餘年,在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亞洲杯等等大大小小的賽事取得了無數個冠軍,為國家隊爭得了無數個榮譽。可很多人,永遠只記住了那幾次失利,特別是在其職業生涯步入末期,遭遇嚴重傷病導致戰績不佳時,否定的聲音卻反而甚囂塵上。
劉翔便是這種悲劇最典型的代表,而令人擔憂的是,乒壇名將劉詩雯目前大有成為「第N個劉翔」的趨勢。
這兩天,全運會在西安隆重開幕,在乒乓球項目前幾日比賽中,劉詩雯率領廣東隊接連戰勝數支球隊,贏得球迷一致看好,甚至在與香港隊的比賽後,因為對方年輕球員與劉詩雯握手後的誇張表情成為熱搜。
但可惜的是,在最近的一場比賽中廣東隊以1比3輸給北京隊,最終無緣全運會八強,在這場團體比賽里,劉詩雯總共打了兩場,開局第一場3比0輕鬆取勝,但是第二場和第三場隊友慘遭橫掃連續兩戰皆墨,而到了第四場劉詩雯也未能力挽狂瀾,最終2比3輸給北京00後小將郭雨涵。
想當年,16歲的「90後小將」劉詩雯可曾在全國乒乓球錦標賽中,戰勝了當時接連斬獲桂冠的世界冠軍80後的李曉霞,而誰曾如今她自己也成了那個被歲月拋棄的人。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沒有人能阻止歲月的腳步,也沒有人能阻止「後浪們」的洶湧之勢。30歲,對一個乒乓球女隊員來說,是該到了退役的年齡了。
這是劉詩雯代表廣東參加的第四屆全運會,也是最後一屆全運會,只可惜她在古城西安沒有完成使命,對她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但,真正的遺憾,甚至打擊,恐怕來自於東京奧運會。
東京奧運會上備受矚目的乒壇混雙決戰在日本隊和中國隊之間上演,中國隊派出的是千年不變的「昕雯」組合,可惜的是中國隊在大比分2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東道主連扳三局,並且在第七局決勝局「昕雯」組合突然斷電,被對手打了個8比0後以11比6輸掉最後一局,並最終大比分4比3丟掉了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第一個決賽項目的金牌。
當然,這也是東京奧運會唯一丟掉的金牌。
這場比賽後壓力巨大的劉詩雯宣布因「肘傷複發」退出團體賽,獲得P卡的小將王曼昱替補上場。
在那場比賽的賽後採訪的鏡頭裡,許昕腰桿挺得很直,並且目無表情,而旁戴著口罩的劉詩雯卻留下了傷心的眼淚,她那「梨花一枝春帶雨」的樣子令人十分心疼,採訪中因為過於激動她甚至已經有些語無倫次,而從這段如夢囈一般的表達中,我們仍然聽清楚了那句「我對不起大家!」。
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劉詩雯已經情緒失控準備轉身離開,而央視的導播也配合地切掉了畫面。
一向嚴苛的中國網友似乎並沒有央視導播這般善解人意,很多球迷群起而攻之,矛頭直指劉詩雯,說她「被劉國梁關照才進入奧運會名單」、說她「是失敗的罪魁禍首」……這樣的言論比比皆是。
奧運會後那段時間,劉詩雯遭受了職業生涯以來最大的一次負面評論。
中國的所有體育比賽都是以奧運為目標進行一系列的訓練、選拔,從時間安排上來說一般習慣於稱之為「奧運周期」,可以說舉國的體育都在為了奧運取得優異的成績而努力,在國人眼裡,奧運就是最高榮譽,就是體育的殿堂,更何況是乒乓球這個「國球」項目。所以,奧運會比賽的勝負影響巨大,
拿到金牌了可以得到巨大的關注,射擊運動員楊倩斬獲首金後短短几天粉絲增加到了一千萬,而同隊在資格賽中被淘汰的王璐瑤卻因為一張自拍照而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
體育世界裡,失敗就是原罪。
在中國傳統強項中,劉詩雯作為東京奧運會上的失敗者,難免遭到非議。這就是「體育社會」的現實,沒有幾個人會像自己的家人朋友一樣理解和支持,這是一個運動員除了技術動作之外,必須具備的心理承受能力。
下屆奧運會在2023年,下屆全運會在2025年,那時劉詩雯至少33歲,結合當前的比賽狀態,以及國家隊陳夢、王曼昱和孫穎莎的成長,她已沒有可能繼續為國征戰,退役基本已成定局,也許就在全運會乒乓球所有項目結束之後,後面還有「昕雯」組合的混雙和劉詩雯的單打比賽,球迷們只能看一場少一場。
而對於劉詩雯本人來說,以奧運會和全運會的失利作為生涯的結束的確令人非常遺憾,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功成身退是最美好的結局,而劉詩雯偏不信邪,她太想證明自己,太想完成那沒有完成的夢想——她從未幫助廣東在全運會上奪冠,而她在奧運會上也只不過拿到一次團體冠軍。
用「厚黑學」的角度來看待,劉詩雯最後的倔強的確不算聰明,殊不知掙扎之後,如今落得個「將老身反累」,見好就收、名聲正盛之時擇機退出,雖說圓滑但也絕對是最明智的決定。
但從奮鬥的角度來看,劉詩雯不服輸的精神和對乒乓球的熱愛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她明知前路「水深波浪闊」,明知自己的腰、腳踝、肘關節的多個部位遭遇傷病,且時常複發,但依然敢於揚帆起航。
而很多人在面對抉擇時,本有機會成功,但卻猶猶豫豫、瞻前顧後,始終邁不出第一步。
劉詩雯在做客《魯豫有約》中講過一段話「即使大家覺得我沒有機會的時候我也不會放棄,今年我所有的願望都和乒乓球有關……這是我的夢,只要能贏球,我可以什麼都不要,甚至可以說比生命還重要!」這就是她對乒乓球的告白。
而乒協主席劉國梁則給出了一段非常高的評價「混雙決賽沒有拿冠軍,有點遺憾,但是我覺得她這種精神對球隊有巨大的幫助,是一種傳承。10個月前她做了手術,女孩子都愛美,那麼大一個疤,她一直咬著牙走到東京。儘管混雙決賽沒贏下來有一些遺憾,但是人生就這樣,其實也沒什麼遺憾,她來了她也拼了,也努力了,能夠把國乒女將的精神傳承給孫穎莎、王曼昱和陳夢,我覺得這是她真正的價值,要遠遠高於一塊奧運金牌。其實不僅僅是劉詩雯,還有丁寧。其實丁寧在這個周期中和劉詩雯扮演著一樣的角色,我認為她們兩個是一個時代,只不過是丁寧提前一年退出了奧運競爭,劉詩雯又堅持了一年。」
但願所有人都能夠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劉詩雯,畢竟,老將不易,沒有人永遠巔峰。
在我們看來,劉詩雯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拿到了太多的冠軍了,雖然因為客觀或自身原因,導致劉詩雯在三屆奧運會裡沒有一次參加對單打比賽,最終間接導致沒能完成大滿貫。
但是比起絕大多數的乒乓球人來說,劉詩雯這個名字仍然是一座由無數冠軍以及拼搏的精神堆砌起來的大山,這是其在23年乒乓球生涯和17年國家隊生涯里用汗水和淚水、勝利和失敗中淬鍊而來的。
衷心希望你在全運會上演的「絕唱」中打出自己特色,打出自己的激情,無論勝負,我們永遠支持你!感謝你!
也希望你能儘快找到歸宿,也許有個男人還在等著你,或許是在某個角落帶著黑色的鴨舌帽。
小棗加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