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俄沙特會談幾個核心問題,我們分別對話了兩位美俄研究權威專家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8日,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俄羅斯和美國代表團會談現場。 視覺中國 圖

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和美國代表團2月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開始舉行會談。

俄方參與會談的人員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和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美方參與會談的是國務卿魯比奧、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和總統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也在會議現場。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烏克蘭未受邀與會,但魯比奧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已表明,烏克蘭將在有關結束俄烏衝突的談判中佔有一席之地。

圍繞烏克蘭問題,俄美雙方進行直接會談有何考量?自2023年以來就沒有高層接觸的兩國,又想通過此次談判得到什麼?美方「撇下」烏克蘭與歐洲盟友同俄羅斯率先討論起烏克蘭問題,最終可能收穫什麼結果?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俄羅斯問題專家、北京大學教授馮玉軍和美國問題專家、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兩位專家均表示,特朗普政府將通過美俄合作解決俄烏衝突列為外交優先事項,但這種以犧牲烏克蘭和歐洲利益的「大國媾和」,不太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俄烏衝突。

俄美各自想要從這個談判中得到什麼?

澎湃新聞:美俄此次在沙特舉行會談,主要的契機和原因是什麼?

馮玉軍:特朗普上台已經改變了美國原來對俄羅斯的政策立場,以及對於整個的美歐關係、俄烏衝突等一系列問題的看法。開始拋開自己的盟友,試圖和俄羅斯單獨媾和。這是最直接的原因。

朱鋒:主要原因就是特朗普上台後把以美俄合作的方式解決俄烏衝突列為他的外交的優先事項。我們知道,2月12日,特朗普和普京通了電話,美國團隊也去了俄羅斯進行訪問,現在又在沙特舉行會晤。非常明顯,特朗普把通過美俄直接對話、溝通和妥協,給俄烏衝突的停火施加所謂的「美國方案」,作為他外交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先事項。

澎湃新聞:俄美各自想要從這個談判中得到什麼?有可能達成什麼樣的成果?

馮玉軍:俄羅斯很希望通過談判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就是改變自己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非常惡劣的國際環境;第二就是藉助美國的談判,給俄羅斯國內打氣,讓俄羅斯民眾看看衝突並沒有讓俄羅斯變成一個孤立的國家;第三就是希望通過談判,誘使特朗普政府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在對俄制裁問題上,最大限度地達到俄羅斯的要求。

從特朗普政府的考慮來說,第一就是要減輕自己身上的包袱,把對烏克蘭的支援、對跨大西洋歐洲盟友的安全承諾都拋在腦後,通過和俄羅斯單獨媾和,儘快讓這場衝突得以結束。那麼如果能夠達成這種目標的話,特朗普也可以藉此炫耀自己的政治能力。

具體成果來說,第一就是美俄之間能不能夠達成相互的諒解條件,雙方各讓到哪一步?美國包括西方會不會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另一個方面就是能不能在領土上滿足俄羅斯的胃口,這都很難講。

朱鋒:最重要可能還是強調要在現實條件的基礎上,甚至不惜犧牲烏克蘭的利益,來實現美俄之間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和解與合作。從現在來看,從特朗普和普京通話到現在一個星期多一點時間,又去進行直接的面對面對話,證明雙方在停戰條件上已經取得了深度的共識,否則不可能這麼快。

澎湃新聞:這次是美國「撇開」烏克蘭與歐洲直接同俄羅斯討論俄烏問題。如果達成的協議歐洲和烏克蘭不接受的話,俄美接下來將會採取怎樣的行動?

馮玉軍:毫無疑問俄羅斯就是接著打。但現在俄羅斯已經沒有能力在戰場上達到自己的目標了,在戰場上達不到的目標,試圖和美國通過雙邊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目的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對美國來講,自從特朗普上台後,已經停止了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人道主義援助和財政援助。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憑什麼聽你的?如果美俄達成協議而不被烏克蘭和歐洲接受,只能是俄羅斯和美國被「打臉」而已。

無論美俄兩家打什麼樣的盤算,繞開烏克蘭和歐洲的有關俄烏衝突的談判,即使美俄兩家達成協議,但最終不會被烏克蘭接受,也不會被歐洲接受。所以說美俄現在的這場談判,只是特朗普上台以後,圍繞俄烏衝突的大戲的一個序幕而已,它不可能是最終的結局。

朱鋒:美俄不會對烏克蘭和歐洲的不接受採取非常直接的回應,但是至少特朗普想要告訴全世界,在烏克蘭問題上,他已經跟俄羅斯取得了共識,俄羅斯可能也會採取一些象徵性的姿態。但問題在於,正如特朗普所說,如果烏克蘭不接受協議,就停止對烏克蘭的所有援助和武器供應,對烏克蘭來說壓力會非常巨大。

同時從歐洲的角度來講,雖然現在歐洲國家對自己被撇開是非常反對的,但如果說美國真的跟俄羅斯達成了停戰協議,而歐洲和烏克蘭要繼續採取對抗和衝突的行動,只會使歐洲局勢近一步動蕩,對歐洲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關注對中俄和中美關係產生影響

澎湃新聞:這是2023年3月拉夫羅夫與時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印度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期間進行短暫交談以來,俄美高級官員首次直接面對面會談。這次會談對俄美關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馮玉軍:美俄關係表面上看來呈現出了回暖的趨勢,這給了普京和俄羅斯政府一個意外的驚喜。但是實際上,要實現美俄關係的真正的好轉,還是困難重重的。一個方面,其實美俄的綜合國力已經存在巨大的落差,俄羅斯實際上已經不可能與美國在國際問題上平起平坐,但是俄羅斯仍然想著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的問題能夠由美俄兩家來決定,這是不符合現實的。

另一個方面就是美俄雙方的價值觀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分歧,儘管特朗普上台以後,他的一些政治理念與普京趨同,但畢竟美國的對外政策也不僅僅是總統的對外政策,它還會受到美國國內國會,包括共和黨內部建制派人士的強力的制約。所以說儘管氣氛上有所好轉,但是遠遠還談不上美俄關係真正的回暖改善。

朱鋒:從美俄關係來說,特朗普要使美俄關係步入後烏克蘭戰爭時代,回到他第一任期跟普京會晤、對話的狀態。但問題就是,美俄是否能夠真正地走進後俄烏衝突時代,對特朗普政府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和考驗。

因為現在不是簡單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停戰,而是俄烏衝突近三年,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要結束、扣押的俄羅斯的海外資金都要補償。現在看來特朗普是不會有這麼大動作的。我覺得後續行動是必然有的,否則也不可能達成美俄和解,但也不可能就那麼快形成所謂的「全面和解」。

澎湃新聞:對於美俄元首對話,中國外交部2月13日回應稱,俄羅斯和美國都是有影響力的大國,中方樂見俄美就一系列國際問題加強溝通對話。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美俄直接談判時也提到,美俄直接對話會對中俄和中美關係產生影響。您怎麼看待這樣的聲音?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美俄關係變化對中國會有怎樣的影響?

馮玉軍:那就要看美俄之間的具體的談判的內容,一方面涉及俄烏衝突本身,另一方面涉及美國的全球影響,還有就是美俄之間會不會談及到亞太的安全,甚至涉及中國的問題,很多談判的內幕不是外界所能夠知道的,但是最終的影響會在未來的國際政治的博弈當中逐漸地顯現出來。

朱鋒:中國曆來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強調勸和促談,因為我們也希望烏克蘭衝突儘快結束,免得雙方無辜平民的死死傷代價更為沉重。

有一種觀點認為,特朗普要儘快地使得美俄關係走出俄烏衝突所帶來的衝擊和巨大的倒退,核心的目標就是要「拉俄反華」,我認為對這種觀點不能掉以輕心。中國現在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強調國際社會要開放包容,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如果特朗普政府只是簡單地說,以犧牲烏克蘭、歐洲的利益,通過美俄和解,就能拉攏俄羅斯,共同反對中國,也確實有點太小視中國外交的影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