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類新種!中國第56種毒蛇現身!偽裝被識破或會瘋狂撲咬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在千千萬萬種動物裡面,蛇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存在,它們最能引起人們的恐懼,身為一種野生動物,但卻時常與人類不期而遇。

目前世界上蛇的種類非常豐富多樣,至少也有4000多種,這樣龐大的家族令很多人都頭皮發麻,然而這還不是全部,世界上還有很多蛇尚未被人們發現。

面對這種潛在的威脅,人們還需要加強防範,小心蛇找上家門,而就在今年的6月份,雲南又發現了一種蛇的新物種,它還是毒蛇,它的毒性如何呢,是否會刷新蛇毒毒性排行榜呢?

«—【·發現新物種·】—»

2024年9月4日,雲南網報道,在雲南的一處山中洞穴里,有人發現了一窩蛇,看著就像是很毒的毒蛇,發現者就沒敢靠近,緊急報了警。

消防人員到現場一看,原來是一隻母蛇正在產仔,其中有幾條小蛇已經破殼而出。

它們一家子正藏身於洞穴之中,如果有人上山路過此地不小心驚動了這窩蛇,很有可能會引起蛇的攻擊,後果不堪設想。

尤其這條母蛇,它正在孵化期間,攻擊性比較強,小蛇雖然還比較小,但如果有毒的話,也需要小心。

那麼這窩隱藏在洞穴里的蛇究竟是什麼蛇呢,它們有沒有毒呢?

或許人們再早兩天發現它們的話,可能還真叫不上名字來,不知道這是個什麼蛇,因為這是一種新發現的毒蛇種類,名字都還是新鮮出爐的。

2024年6月7日,新華網報道,雲南又發現了一種新的毒蛇種類,現在它是中國的第56種毒蛇。

它是在雲南省的德宏傣族的盈江縣內發現的一類新蛇種,最早發現它的蹤跡可以追溯到2018年。

當時是在一次野外調查當中,有科研人員無意中發現了一些烙鐵頭屬的蛇類從外表上看,它和人們已知的烙鐵頭十分相似,但是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一些細微的不同。

於是科研人員對這種蛇類進行了更加深入細緻的研究,最終確定這是一種此前尚未被發現過的新的蛇種。

人們以它的發現地將其命名為盈江烙鐵頭。

這種蛇的表皮多呈現暗褐色或者黑褐色,背上的花紋比較獨特,或是梯形或是矩形,錯落分布在皮膚表面。

經過專家的研究發現,這種蛇的警惕性非常高,平時的時候行動比較緩慢,但是這實際上是它們偽裝的一種手段。

如果人們在野外遇見它們,千萬不要大意,以為它們攻擊性不強,或者快要死了,就貿然靠近。

盈江烙鐵頭也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毒蛇,如果它們的偽裝手段被識破之後,它們就會迅速逃竄,或者會選擇放手一搏,瘋狂撕咬來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咬傷。

有時這種蛇還會釋放出來一種刺激性的氣體,這也是它們受驚的表現。

經過對比,人們發現這種烙鐵頭目前只分布在盈江縣。

«【·頻繁發現新物種·】»

烙鐵頭蛇蝰蛇科的一員,因其頭部呈扁平的三角形,形似古代的烙鐵而得名,又稱為「百步蛇」,在雲南及東南亞地區非常有名。

蛇類一般喜歡生活在溫暖潮濕的地方,盈江縣地處雲南熱帶亞熱帶交界地帶,生態環境優越,為盈江烙鐵頭蛇提供了適宜的棲息條件。

中國是世界上蛇類分布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已知毒蛇種類超過70種,主要分布在南方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這些毒蛇多屬於蝰蛇科和眼鏡蛇科,毒性強烈,對人類具有一定威脅,烙鐵頭蛇的毒液屬於溶血性毒液,毒性極強,能快速破壞血管和組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但是也有很多網友好奇,為什麼以前沒有發現這種毒蛇呢?

它雖然生活在深山之中,但是也有可能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這種尚未被認識的毒蛇種類還有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其實每天都會不斷地有新的物種被發現被認識,世界上的物種遠比人們知道的、想像到的要多的多。

2024年2月14日,新華社新媒體報道,有科學家在亞馬遜雨林中發現了一種新的蛇類。

這種新發現的物種被叫做北方森蚺,是一種重量驚人的龐然大物,雖然它們在外形上與已經發現的南方森蚺幾乎完全相同,但是通過基因分析發現,它們之間有5.5%的基因差異。

2024年1月29日,陽光網報道,在湖南省人們發現了一種新的蛇種。

人們以其模式產地將其命名為南山脊蛇,雖與楊氏脊蛇十分相似,但在形態上和牙齒數量以及顳鱗數都有不同故將其認定為新物種。

頻繁的發現新物種也意味著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生活在地球上的「鄰居」也越來越熟悉,這對於生態環境而言,是很重要的發現。

而此前很多物種沒有被發現並不代表它們就不存在。

蛇類是高度隱秘的生物,習性隱蔽,許多種類可能只在特定生態環境下存活,之前可能因技術或條件限制未被發現。

儘管人類已經對自然界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地球上仍存在大量未被描述的物種,尤其是在熱帶雨林、偏遠山區等未開發地區。

隨著全球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注,科學家不斷深入探索蛇類的種群分布和多樣性,越來越多蛇的新物種被人們發現。

過去未被充分研究的偏遠地區,如亞馬遜、東南亞雨林和非洲熱帶地區等是新蛇種的高產地。

還有很多「新發現」其實並非全新物種,而是對已知蛇類的重新分類,一些蛇類長相非常相似,過去被誤認為同一物種。

現代基因和生態學分析表明,它們實際上屬於不同物種,隨著研究深入,科學家對蛇類分類系統不斷更新,原有分類可能被細化。

氣候變化也是導致新物種發現的原因之一,氣候變化可能促使蛇類種群在不同環境中逐漸演化成新物種某些蛇類可能遷徙到新的區域,給科學家提供更多發現機會。

儘管發現新蛇種令人興奮,但也伴隨著一些問題,棲息地破壞導致許多物種在被發現前可能已經滅絕,新發現的蛇種往往面臨非法捕獵或棲息地侵佔的風險等。

總的來說,新蛇種的頻繁發現既體現了自然界的豐富性,也提醒我們需要更加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

蛇類新物種的發現,也意味著有可能有更多物種在未被發現前就已經滅絕,或者正瀕臨滅絕。

越來越多新蛇種的發現,表明我們對自然界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地球上還有很多尚未被認識的新物種值得我們去發現和探索。

參考:

新華網《我國科研人員在雲南發現一蛇類新種》,2024-6-7

雲南網《中國第56種毒蛇首次現身騰衝》,2024-9-4

新華社新媒體《科學家在亞馬孫雨林發現新品種巨蛇》,2024-02-24

央廣網《生態瀟湘丨湖南發現蛇類新物種南山脊蛇》,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