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熊銘)12月4日,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據悉,湖北全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呈現加速恢復的良好態勢。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三大旗艦物種在湖北安家落戶,其中長江江豚在石首天鵝洲繁衍生息。
石首天鵝洲是世界上第一個對小型鯨類動物進行遷地保護的保護區,江豚種群數量由最初的5頭髮展到101頭,已形成規模且穩定增長。2023年4月,當地完成全國首次遷地保護江豚的野化放歸,4頭江豚被送回長江,融入自然種群。
資料圖
在今年10月國際小型鯨類保護研討會上,國際專家一致認為,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為全球小型鯨類保護提供了「中國方案」。近年來,武漢、荊州、宜昌長江江段頻現成群的江豚,「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閑」成為湖北江段最美風景。
權威部門監測數據顯示,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數量在經歷40餘年持續下降後,於2022年首次實現止跌回升,達到1249頭。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分類視頻推薦
-
0:22
-
0:23
-
0:19
-
0:48
-
0:13
-
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