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indon Maar發現的小粉虱化石為了解紐西蘭古代生態系統提供了難得的機會。這些1500萬年前的標本突出了粉虱在過去森林中的作用,標誌著紐西蘭不斷增長的昆蟲化石記錄的重要補充。
新發現的昆蟲化石很小,人眼幾乎看不見,但卻以一種「非凡」的方式保存下來。
發表在《古生物多樣性和古環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達尼丁附近的Hindon Maar的中新世火山口湖沉積物中發現了罕見的粉虱化石。
成年粉虱(Whiteflie)是一種約3毫米大小的微小昆蟲,如果它們還未成熟,就會更小。
在Hindon Maar發現的化石長約1.5毫米,寬1.25毫米,被保存在它們生活和死亡的位置,附著在化石葉子的下面。
保存完好,特色獨特
它們是黑色的,身體呈橢圓形,與現代的粉虱有一些相似之處 —— 比如形狀和顏色 —— 但不同之處在於,身體的所有部分都有很深的縫合線。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德國Göttingen大學的烏維·考爾弗斯博士是奧塔哥大學地質系的前博士後,他在今年早些時候在Hindon的一次挖掘中發現了這些微小的化石。
「成年粉虱的化石並不罕見,但它需要特殊的環境才能變成化石,」考爾弗斯博士說。
「大約1500萬年前,帶著繭的葉子一定是從樹上脫落,被吹進小湖,沉入深湖底,被沉積物覆蓋並變成化石。由於這些微小的昆蟲化石保存得非常完好,這一定是連續發生的。」
「我們研究中描述的新屬和新種首次揭示了粉虱是南島古代森林的一個生態組成部分。」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奧塔哥大學地質系的名譽教授達芙妮·李(Daphne Lee)說,它們增加了在沼澤中發現的不斷擴大的昆蟲動物群。
了解紐西蘭的化石記錄
她說:「用肉眼很難看到很多東西,但一旦把化石放在顯微鏡下,我們就能看到驚人的細節。」
「事實上,它們仍然在樹葉上的生命位置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也是極其罕見的。這些小化石是在紐西蘭發現的第一個此類化石,也是全球已知的第三個此類化石。」
「直到大約20年前,該國比冰河時代更早的昆蟲總數為7隻,現在我們有750隻。幾乎所有這些都收藏在奧塔哥地質系的藏品中。」
「像奧塔哥化石遺址的這些新發現意味著,我們已經從對昆蟲所扮演的角色幾乎一無所知,到對它們在了解紐西蘭過去的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生態系統歷史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
李教授說,雖然大多數人對大型化石感興趣 —— 大型有魅力的化石 —— 但森林裡的大多數動物都是昆蟲。
「紐西蘭有14000種昆蟲,其中90%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她說。
「這些微小化石的發現告訴我們,這群昆蟲已經在紐西蘭的奧特阿瓦地區生活了至少1500萬年。這為分子系統發育研究提供了一個成熟的校準點。」
今年在奧塔哥遺址還發現了其他科學上的新化石,包括紐西蘭的第一個舞蠅、鶴蠅、幻蚊和沼澤甲蟲化石。這些研究顯示了奧塔哥大學與來自德國、法國、西班牙、波蘭和美國的合作者在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合作程度。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