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天的內容說了,用方塊料打窩,魚會讓窩料搬家,最終窩料和魚遠離我們的窩點,從而釣不到幾條魚,甚至還可能空軍。
今天我再說一說,即使把方塊料固定在窩點,讓魚「」搬不動」,也並不會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既然窩料不會移動了,那麼魚就會長時間留在窩子里了,那我們就可以把它們釣上來了。
這麼想是正常思維,沒有錯,但是通過水下視頻的真實映像,我們又錯了。因為雖然魚把窩料拱不走了,但是如果我們的目標魚是土鯪,紅眼棒的話,包括翹嘴、黃尾等游速比較快,有攻擊性的魚種,它們的的習性是只關注塊頭較大一些的食物,並且反反覆復去叨啄,哪怕每一次的叨啄只能吃到一點點細渣,它們也不厭其煩,似乎有愚公移山的征服精神。而對那些掉落在大塊食物周圍的小顆粒卻視而不見。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認識到,方塊料打窩,真不適合游速快、帶有攻擊性的魚種。因為它們只注重和攻擊大塊食物,對周圍的小顆粒食物不感興趣,那麼,我們用方塊料打窩,只會讓目標魚圍著大塊的方塊料轉悠,而我們鉤餌比較小,和方塊料散落下來的小顆粒混在一起,目標魚根本看不上眼,視而不見,也就是說,目標魚,很難吃到我們的鉤餌上,那就和我們打窩的目的南轅北轍了。
當然,不是說以上說的目標魚不吃細小食物,而是說在有大塊頭食物的時候,它們會首先圍著大塊頭食物吃,對細小的食物不會在意。而當大塊頭的食物被啃吃完了,它們還是會撿這些細小的食物吃的。
不過,我們在視頻中看到在方塊料還在的時候,還是有魚在吃方塊料霧化後散落下來的小顆粒和細渣,它們就是小羅非和白條,因為大魚在窩子里時,這些小魚不敢靠近方塊料,它們只會在大魚暫時離開方塊料的空檔,快速偷襲叨啄一下方塊料。它們更多的時候會在周圍撿食小顆粒和細渣。
從這裡我想到,鯽魚和羅非在吃食方面有相似之處,鯽魚往往對大塊頭的食物並不會首當其衝圍而攻之,而是喜歡在大堆窩料的外圍撿食小顆粒的食物。吃食習性時也是不溫不火,慢條斯理。因此在釣鯽魚時用方塊料可能更適合一些。但要注意方塊料的用量,一定不能太多,因為鯽魚的食量不大,加上野釣,魚的密度不大,更不能用量過大,當然小雜魚多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大窩量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