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又多了一位Ai頂流背書

黃仁勛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博士的消息一經傳出,瞬間引發熱議。

這位被譽為「AI教父」的英偉達創始人兼CEO,以其引領人工智慧晶元革命的非凡成就,獲得了科大最高的學術榮譽。

而從這次事件中,我們不僅看到了黃仁勛個人的成功,還窺見了AI時代的曙光,以及香港作為創新科技中心的潛力。

這位出生於台灣、成長於美國的科技領袖,曾在一間不起眼的車庫中創立英偉達,如今已將其發展成市值一度超越微軟的全球頂級科技公司。

他的成就,不僅在於硬體晶元的設計,更在於開創了AI計算的新時代。

正如他在科大的演講中所言:「AI時代才剛剛開始,機器人時代正在到來。」

這句話猶如擂鼓般敲響,為所有在場師生點燃了科技夢想。

然而,黃仁勛的成功背後也面臨著挑戰。

尤其是在中美科技競爭愈演愈烈的當下,英偉達作為技術領先的全球企業,深受國際政治博弈的影響。

對於即將上任的特朗普可能施加的更多技術出口限制,黃仁勛保持樂觀但謹慎。

他強調,全球科學界幾十年來依賴開放合作推動了社會和科技的進步,這一基礎不會輕易被破壞。

用他的話來說,「全球科技合作的進程,就像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不會因政策波折而輕易停下。」

黃仁勛對於香港科技界的認可,更讓港人倍感鼓舞。

他指出,香港在學術研究引文數量上位列全球前列,科研水平值得驕傲。

特別是科大,不僅在AI和數據科學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還培養出大批創業人才,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生態的建立貢獻了力量。

據統計,目前由科大校友創辦的初創企業已超過1800家,這不僅是科大的驕傲,也是香港創新潛力的最佳註腳。

回到科大的頒獎典禮現場,黃仁勛身著印有科大標誌的皮夾克,與校董會主席沈向洋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對談。

他在席間笑稱自己經常「折磨AI教我」,不僅反映了他對AI技術的深入理解,更展示了持續學習的心態。

他坦言,自己從未完成過商業課程,也沒有制定過詳盡的商業計劃,但靠著對方向的信心和不斷追求創新的勇氣,他帶領英偉達從零走到行業巔峰。

這種坦率又謙遜的態度,不禁讓人聯想到他在典禮上說的另一句話:「要強大自信,但也不要害怕展示脆弱。」

黃仁勛的幽默感也成為當日的一大亮點。

他在發言時提到科大的標誌性日晷藝術品「紅雞」,卻因中文不熟把「紅雞」說成了「危機」,引得全場哄堂大笑。

儘管這是一個小插曲,但卻拉近了他與現場師生的距離,也凸顯了這位頂級科技大咖的平易近人。

事實上,這次黃仁勛獲得榮譽博士,不僅是對他個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對AI時代的致敬。

正如他在演講中提到的,「AI不僅在重塑科學,還將影響每一個行業。」

如今,從金融、醫療到教育,AI的應用無處不在。

尤其是醫療領域,黃仁勛提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願景:

通過科大即將成立的醫學院,AI有機會從根本上改變醫學實踐。

他相信,這種從零開始的全新融合,將消除傳統醫療對科技的不信任,為患者提供更高效、可信的醫療解決方案。

而這一切背後,也離不開科大的堅持和努力。

作為「亞洲MIT」,科大近年來在科研和教育領域不斷突破,吸引了無數優秀的學生和學者。

此次邀請黃仁勛和梁朝偉等領域翹楚擔任榮譽博士,不僅提升了學校的國際聲譽,更為在校學生樹立了學習和創新的榜樣。

從黃仁勛的故事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AI時代的脈絡:

科技的飛速發展正在重塑世界,而開放合作是推動這一進程的關鍵。

正如他所言,「沒有什麼能夠阻止AI時代的到來。」

而對香港科技界而言,如何抓住這次歷史機遇,利用地緣優勢和人才儲備,成為全球創新的重要一環,將是未來的關鍵課題。

黃仁勛的來訪對科大來說,是一次歷史性的榮耀。

而這一榮耀也帶來了沉甸甸的責任。

AI技術的真正價值,不僅在於推動經濟發展,更在於解決社會難題,讓科技服務於全人類。

希望科大不負眾望,藉助黃仁勛的激勵和支持,在未來推出更多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的AI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