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浙江處處洋溢著科普的氣息,而在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上,2024年全國科普日海鹽主場活動也悄然拉開了序幕。作為2021-2025年首批全國科普示範縣,海鹽一直以其獨特的核電科普品牌聞名遐邇,此次活動也正是在中國核電科技館內舉辦。秦山核電因「中國核電從這裡起步」而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三十多年來,秦山核電與洶湧澎湃的錢江潮一起,記錄了一代代科技人的自強不息,砥礪前行。
本次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由浙江省科技館、海鹽縣科協及秦山核電聯合主辦,希望通過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點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心中對科學的熱情和探索慾望。浙江省科普聯合會會長、十二屆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周國輝和浙江省科協科普部負責人等有關領導蒞臨現場並講話,點贊了這次好奇與創意無限的活動。
科普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科幻之種,孕育創新之花
第一篇章「質『向』未來」開始,大屏幕上播放的視頻如一幅絢麗畫卷,展示出海鹽縣村莊科普化工作的累累碩果。近年來,海鹽縣將科學教育巧妙融入鄉村生活,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生動展現了當地民眾對科學知識的渴望與追求。這座千年古縣煥發出的蓬勃朝氣,令人讚嘆不已,現場不時發出陣陣感慨之聲。
從通元鎮雪水港村的成功案例出發,海鹽縣逐步構建起多條獨具特色的科普化研學路線,推動形成了以「科普研學」「技術培訓」「老年學堂」等多模式相結合的海鹽縣域村莊科普化工作樣板。以科普賦能,助力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在未來,海鹽縣科協將繼續以「浙里科普」村莊科普化試點為契機,以科普特色、群眾需求為方向,積極整合優質資源,拓展科普陣地,不斷完善科普工作網路。
因為這些因素的促成,本次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主題展首站落地海鹽。自2013年以來,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已走過全省各地,累計巡展150多站,惠及超過480萬人次,影響深遠。這次巡展將在海鹽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出,通過這次展覽,在更多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在未來生根發芽,結出碩果。
緊接著,全國科普日海鹽主場暨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主題展正式啟幕。當多位領導嘉賓將手放在大屏幕上時,倒計時開始,全場屏息以待。隨著最後一秒的流逝,絢爛的光影效果瞬間點亮整個會場,標誌著巡展正式啟動,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全國科普日期間,海鹽縣將推出智能機器人節、走進新質生產力同位素產業園等數十場精彩紛呈的科普活動。這次「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主題展來到海鹽,作為巡展的首站,必將為公眾帶來全新的科普體驗。
在第二篇章「共『創』未來」中,浙江省科技館帶來的科普劇《錢學森》贏得了陣陣喝彩。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再現了這位偉大科學家的生活片段,令在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在海鹽,還有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代表人物,那便是海鹽籍藝術家張樂平筆下的漫畫人物「三毛」。活動現場,舉行了2024年度海鹽縣「新三毛」科普漫畫創作大賽的頒獎儀式,獲獎的小藝術家們自豪地走上領獎台,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此次科普漫畫創作大賽收到了許多優秀的科普漫畫作品,它們不僅富有創意,更蘊含著深刻的科學內涵。著名的海鹽籍科幻作家寶樹通過視頻給孩子們送來寄語:「科幻是創新的種子,科普科幻漫畫是連接現實與未來的橋樑。」
鼓勵大學生做科普
還有特色科普講師團助力
在最後一個篇章「問『新』未來」中,大學生科普社會實踐項目正式發布。該項目旨在搭建一個讓大學生展現自我才能、服務社會的平台,通過成立科普社團組織、開展科普培訓等一系列舉措,激發年輕人投身於科普志願服務的熱情。項目報名現已開放,更多詳情可通過關注「海鹽科協」微信公眾號獲取。
一直以來,海鹽縣科協高度重視科普志願服務工作,專門成立了特色科普講師團「5+1」,有成員141人,圍繞健康、農業、教育、環保、安全5個領域各有5支分隊,再加特色性核電專家服務團,資源整合到位、機制完善到位,全面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2023年11月,海鹽特色科普講師團榮獲2023年度長三角優秀科技志願服務組織稱號。接下來,海鹽縣科協科普活動品牌「科普『鹽』講堂」也將正式入駐中國核電科技館,為培養未來的科學家和創新者貢獻海鹽力量。
活動現場,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海鹽特色科普講師代表進行了精彩的訪談,分享了他們在各自領域內的科普經歷和見解。
秦山核電科技創新處主任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周拯曄介紹了這些年在促進核電科學知識普及教育上的創新嘗試,「我們的科普著眼於讓大家了解『核』,用物理、化學的基礎知識為大家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
海鹽縣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海鹽縣第一屆十佳科技工作者周金鳳分享了自己在健康科普上的經驗,「前陣子,我們舉辦了一個中醫夜市,深受公眾的喜愛和歡迎,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舉辦這類大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
而海鹽縣武原跬步文化傳媒工作室負責人馬婷佳則分享了自己加入到科普「鹽」講堂科普講師隊伍的經歷,「在工作中我們發現,喜歡科學的低齡小朋友思維非常活躍,在科普課堂上我們就更多地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活動接近尾聲時,海鹽縣科協與烏鎮STEAM青少年科創基地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承諾將在未來攜手共進,推出更多富有創意且具影響力的科普項目,致力於培養下一代創新型人才。
「今天的每一顆種子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參天大樹。」相信通過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科學普及的偉大事業中來,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流動科技館「新質生產力」首站啟幕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分會場同樣精彩
2024年的巡展更是引入了全新的中型主題展,以「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圍繞科技成果展開,聚焦科技創新。展覽以新質生產力劃分為三大模塊——新型材料提供有力支撐、晶元研發提供產業創新、人工智慧引發重大變革。
現在人工智慧是高頻熱詞,所謂人工智慧也就是AI,指機器具有人類相關的思維認知能力,不過人類是矛盾的,既希冀於AI的便捷,又擔心它發展過快,在「AI超越人類?」展區中,將帶領公眾從辯證開放的角度進行探索;「聲音魔術師」「手影化形」「眼疾手快」則是AI與人類的「較量」……此外,還可以深度了解金屬、碳、塑料、纖維、玻璃等。
本次巡展以「新質生產力」為主題,新質生產力既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塑造未來優勢的基石。通過這些精彩紛呈的子展覽,讓公眾能夠深入了解新材料的應用價值、晶元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還有人工智慧這一新興領域帶來的無限想像空間。
作為現代科技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普大篷車被譽為「科普輕騎兵」。這一次,浙江省科技館的科普大篷車作為本次活動的分會場,也攜帶著19件流動展品走進了海鹽縣通元小學教育集團。這些展品涵蓋了聲光電磁、數理知識等領域,學生們可以通過親身體驗,感受科技的無窮魅力。
原標題:《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主題展首站同步啟動》
閱讀原文
來源:科技武林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