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50米!中國首口萬米深井鑽探最新進展,專家:摸著石頭過河

在20世紀70年代,蘇聯組織了一大批科學家,在科拉半島正式啟動「地球望遠鏡計劃」項目,目的就是看看到底能挖多深。據悉在挖的過程中,鑽頭融化了、突然掉了。直到10000多米深後,科研人員聽到了毛骨悚然的聲音。後來解密該深井竟然達到12262米。

據悉,中國在去年5月30日開始,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正式啟動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鑽探項目。

根據最新消息(2月16日獲得最新數據),在經過200多天的鑽井,成功實現鑽井深度達到9950米。標誌深地塔科1井鑽探項目距離萬米僅剩最後50米。

據悉,自鑽探開始以來,該井已經耗費了20多個鑽頭,每次更換鑽頭都需要將打到地下的所有鑽桿都提出來,這是一個既費時又費力的過程。

不過,可別小看這50米,據悉深地塔科1井鑽探從9900米到9950米,足足花了53天,一天推進1米都十分困難。然而,最後的50米,勢必將更加艱難。

深地塔科1井的最後50米到底有多難?專家:摸著石頭過河

深地塔科1井的鑽探工程是當今科技領域中備受關注的一項重要工程。這項任務的艱巨性和複雜性使得專家們不得不面對種種挑戰,尤其是在接近尾聲的最後50米深。

據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專家介紹,這最後的50米鑽探難度極大,主要原因在於超高溫、超高壓以及地下岩石的複雜變化。

首先,超高溫是深地塔科1井鑽探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隨著深度的增加,地下溫度急劇上升,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這不僅對鑽探設備的耐高溫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還對工程人員的安全構成了嚴峻挑戰。在如此極端的環境下進行鑽探作業,需要精密的技術和可靠的設備保障,任何一絲差錯都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

其次,超高壓也是最後50米鑽探的重要考驗之一。隨著深度的增加,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壓力也隨之增大,達到了極端的高壓狀態。這種高壓環境對鑽探設備的承受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要求設備能夠穩定運行並保持高效性。同時,工程人員在這種高壓環境下的作業也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專業知識,以確保鑽探過程的順利進行。

最後,地下岩石的複雜變化也給最後50米的鑽探增添了諸多困難。地下岩石的構造和性質隨著深度的增加而發生變化,可能出現各種不可預測的情況,如岩層斷裂、岩石崩塌等。

地下岩石的變化不僅增加了鑽探作業的風險,還對鑽探設備和工程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們具備豐富的經驗和應變能力,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據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的專家透露,當前的鑽井工作如同在未知的河流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滿未知與挑戰。為了確保鑽井過程的安全性,團隊採取了每半米進行一次研判的策略,即便在調整鑽井參數的過程中,也始終堅守安全底線,特別是在最後50米的推進過程中,更是絲毫不敢懈怠。

目前,面對可能隨時出現的異常高壓和鑽具強烈震動,防斜工具已接近其耐溫極限,這使得井斜控制變得異常困難。然而,塔里木油田的專家們表示,他們將繼續迎難而上,全力以赴確保鑽井工作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深地塔科1井鑽探最後50米的困難主要體現在超高溫、超高壓和地下岩石變化等方面。面對這些重重困難,專家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精益求精,以確保鑽探工程的順利完成。

深地塔科1井鑽探有何重要意義?

深地塔科1井的鑽探工作對於我國石油勘探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有助於加深對地球深部的認識,還有望為我國的石油資源開發提供新的可能性。

首先,從科學探索的角度來看,這項工作將為我們提供大量珍貴的地質信息。通過穿過不同地層並獲取樣本,科學家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地質演化歷史以及資源分布情況。這對於資源勘探、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預警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深地塔科1井作為踐行國家深地規劃的重要實踐,肩負著科學探索與油氣發現兩大任務。如果能在地下更深的地方有新突破,對於緩解我國油氣資源短缺的局面、落實戰略資源接替有重要意義,對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此外,深地塔科1井的鑽探工作採用了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鑽機,並創新研發了耐220攝氏度超高溫工作液、七開井眼井身結構等技術,這些技術創新將推動我國深地鑽井技術的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深地科學研究領域的競爭力。

此外,深地塔科1井的鑽探工作有望為我國的石油資源開發提供新的可能性,擴大油氣資源規模,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最後

深地塔科1井的鑽探工作不僅有助於提升我國在石油勘探技術方面的實力和創新能力,還將為我國未來的科學研究和油氣資源開發提供重要的基礎和支持。願深地塔科1井的鑽探工作取得圓滿成功,為我國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