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航空事故頻發,到底什麼原因

文 | 瀋海軍(同濟大學航空與力學學院教授、同濟大學飛行器工程研究所所長)

2024年伊始,短短十幾天內,民航領域便接二連三地發生意外事故,甚至出現機毀人亡的事件。

1月2日,日本羽田機場,兩架飛機相撞,導致日本海上保安廳機上人員5人死亡、1人重傷。1月4日,同樣是羽田機場,一輛地勤車與日本海上保安廳飛機相撞,導致機翼受損,無法執飛。

1月13日,日本全日空一架飛機在起飛後,途中發現駕駛艙窗戶出現裂縫,飛機緊急折返降落;1月14日,美國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日本全日空航空航班滑行時左翼尖撞上了達美航空一架客機尾部,兩架飛機均輕微損傷;1月16日,日本北海道新千歲機場,一架大韓航空客機和一架國泰航空飛機發生擦碰事故……航空事故頻發給眾多即將在春節期間乘坐飛機出行的國人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壓力。

航空事故的原因

航空事故的原因大致可歸為3種:人為因素、硬體故障以及惡劣天氣影響。

人為因素主要包括飛行員操縱失誤、地勤人員檢修錯誤、飛行員/地勤人員通信錯誤、飛機空中及機場相撞等。1月2日羽田機場兩架飛機的相撞,從表象看,疑似飛機起降之間沒有預留足夠的安全時間間隔,實則是下達起降指令的空管和接受飛機起降許可的飛行員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1月4日羽田機場地勤車撞飛機事件中,地勤車駕駛人員難辭其咎。1月14日美國奧黑爾機場相撞事件,可能跟飛行員或空管人員工作失誤有關。而1月16日日本新千歲機場擦碰事故,地面操作人員有指揮不當的嫌疑。

硬體故障包括飛機結構疲勞與失效、液壓操縱系統失靈、引擎故障等。1月5日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波音737 MAX 9飛機應急艙門空中脫落,以及1月13日日本全日空飛機飛行途中發現駕駛艙窗戶開裂,大概率都為飛機相關結構緊固件附近出現了疲勞破壞。1月16日新千歲機場兩架客機擦碰事故中,不排除涉事飛機液壓操縱系統存在失靈的可能。

惡劣天氣影響包括濃霧天氣、雨雪、地面及飛機結冰、雷電、突風、側風與風切變等。譬如,1月16日新千歲機場兩架客機地面相撞時,機場正在下雪,因此也有人將路面濕滑歸為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當然,有些航空事故是上述3種因素中兩種或3種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何有效避免航空事故

那麼,該如何避免航空事故的發生呢?對於航空公司來講,要嚴格貫徹飛行管理制度,對飛行員飛行行為和操作進行監督管理;對機組人員進行系統、嚴格的培訓和考核,確保其掌握過硬的飛行技術和具備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對飛機進行定期維護和檢修,確保飛機設備正常運行。

對於機場來講,需要加強員工安全培訓和管理,確保空管、地勤、安檢等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足夠嫻熟,進而降低航空事故發生的風險。

對於飛機製造商來說,飛機設計和製造必須符合嚴格的標準和規範,飛機結構需足夠穩固且性能可靠。此外,還要結合用戶飛機運營的實際情況,對運營中的飛機進行持續跟蹤、檢查和維護。

與此同時,天氣預報和飛行管制系統對航空安全保障也很重要。氣象部門需及時、準確地為執飛機組提供氣象信息,飛行管制要為航班提供合理的飛行指導,雙管齊下,為飛機飛行安全保駕護航。

如何安全乘機

作為乘客,該如何做到安全乘機?首先,選擇合適的機型、機齡和航空公司。選擇成熟可靠的機型會在一定程度上遠離空難。一般來說,老舊飛機更容易發生機械故障。當前我國民航公司主要運營的空客和波音系列客機都很安全,國產的ARJ21和C919性能很出色,且絕大多數是新飛機,可優先選乘。美、日、澳等國客機雖較舊,但保養水平高,安全聲譽佳,也可以放心乘坐。不過,非洲和南美洲一些經濟落後國家航司的飛機相對老舊,保養不佳,建議慎坐。

其次,聽從機組人員指揮。「聽從指揮」是乘機人員成功逃生的關鍵,該結論已用無數生命的代價證明。空乘人員都經過嚴格培訓,他們是逃生疏散時的指揮員,因此按他們的要求去做,不僅有利於自己逃生,也有利於整體逃生。

再次,保持冷靜,注意觀察。保持冷靜在任何逃生情形下都非常有用。空難發生時往往距離最後時刻還有一段時間。「保持冷靜,注意觀察」,更準確地講是認真觀察逃生出口,想像可能出現的情況、可能面對的環境,以及相應的逃生對策。

最後,知曉一些基本的民航知識。了解一些民航知識對於空難逃生很重要。飛機起飛前,空姐會給大家演示如何使用救生衣、氧氣面罩等裝備,建議仔細聽。另外,航班座椅後邊的《乘機須知》可以學習一下,掌握相關常識,以防不測。

其實,在飛機、自行車、汽車、火車、船隻等諸多交通工具中,飛機是最安全的。國際航空運輸組織數據顯示,一名普通乘客遭遇航空事故的概率為幾百萬分之一,即便一個人每天乘坐飛機出行一次,平均也要1萬年才可能遇上一次致命空難。因此,大家可以放心大膽地乘坐飛機出行。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中國科學報 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