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賞百花秋賞葉!金黃的銀杏,火紅的楓葉,繽紛的槭樹,將蕭瑟的秋季,渲染得多姿多彩。在眾多賞葉的植物中,熱情、醒目的血皮槭,總是絢爛奪目的。
血皮槭,又叫紅皮槭、紙皮槭、馬梨光,是無患子目槭樹科槭屬喬木,因擁有鮮紅的樹葉與樹皮,被稱為「火焰樹」,連植物學家都驚嘆於它的美麗。
01
會變色!葉子從綠色變成黃色,隨後變成紅色
血皮槭的葉子是三出複葉,小葉是長橢圓形,形態類似楓葉,十分優雅,而且還有點俏皮,有點可愛。
血皮槭是一種會「變色」的樹,而且變換得非常徹底。每年的春季、夏季是翠綠的,只有葉脈、葉柄和新生長出來的嫩葉,染上一抹微紅。
這時的它,宛如一位青澀的少女,披著青綠色的輕紗,臉頰微微泛著粉紅,渾身透露出一種清新的美麗。
但當到了秋季,葉子就開始悄悄「變色」了,從綠色慢慢變為黃色,或者是橙色,之後過渡到鮮艷的紅色。
這時的血皮槭簡直是「改頭換面」了,從青澀的少女變成了美艷的女子。
顏色的變化,是血皮槭為了適應季節的變化,通過調整葉子中的色素含量來實現的,彷彿在施展色彩魔法似的。
紅艷艷的色彩會延續到冬季,看上去就像一樹火焰在燃燒著一樣,在陽光下散發出絢麗的光芒。為冬天增添了色彩,也增添了一抹溫暖。
02
會脫皮!10年才長高1米多,樹皮一片片剝落,遠看如龍鱗
血皮槭的生長速度緩慢,一些幾十年的老樹,也才長到十幾米。據了解,血皮槭樹榦通直,但一年只能生長10厘米到15厘米,也就是說10年才長高1米多。
如果說,你覺得血皮槭的樹葉會「變色」不算稀奇,那血皮槭的樹榦形態之獨特,一定會令你驚奇。
樹榦是紅褐色的,樹皮像乾枯的紙片,一片片呈捲曲狀剝落下來,故稱血皮。因此,樹榦上,總是掛著將落未落的樹皮,遠遠看去,一片斑駁,就像龍鱗一樣。
在血皮槭的幼年時期,脫皮現象就很明顯,脫掉樹皮後,露出裡面紅褐色的新嫩樹皮,奇特又好看。在冬季尤為顯眼,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當血皮槭漸漸長大後,長成壯年或老年的樹後,脫皮的次數會逐漸減少。這時的樹榦看起來沒那麼光滑了,上面會有一些褶皺,刻畫著歲月的痕迹。
當然了,血皮槭脫皮,是它為了生長和適應環境所採取的生存策略。
03
翅果會脫離樹枝,隨風飛翔到新家園,落地生根
相對於血皮槭的樹葉與樹榦,它無論開花還是結果,都顯得特別低調,彷彿所有的「風頭」都讓火紅的葉搶去了。
4月開花。它的花序呈聚傘狀,花瓣是長圓狀倒卵形,小小的一朵,絲毫不起眼。小小的花朵害羞地躲在葉子下,就像是小孩子躲在母親的裙擺後,露出半邊臉來好奇地窺探奇妙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血皮槭是雌雄異株,開出來的都是雄花。也有的血皮槭是雌雄同株,既能開雄花,也能開出兩性花。
兩性花是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這樣的血皮槭哪怕整個山頭僅此一棵,也能繁衍後代。
9月結果。果實是由兩顆小球連接在一起,兩側向外長出一對翅膀,這種果實在植物學里被稱為「翅果」。
血皮槭的翅果成熟後,會自動脫離樹枝,在風力作用下,旋轉,飛翔,儘可能去到更遠的地方,然後落地生根發芽。
血皮槭翅果隨風飛行的能力,讓它可以在更廣闊的地域內傳播種子,增加了生存的機會,保證種群的延續。
04
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住,連植物學家都為之驚嘆
了解過血皮槭之後,再來談談血皮槭的發現與分布。
血皮槭原產於中國,野生資源集中分布於河南西南部、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東部。
1901年,英國植物獵學家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在湖北首次發現血皮槭,不由得為之驚嘆,說道:「我第一次看到血皮槭後,直接被她的魅力俘虜。」
1907 年,血皮槭被引種到美國。血皮槭憑藉著火焰一樣的樹葉,獨特的魅力,以及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被多個國家引種種植,用於城市綠化。
自從植物學家威爾遜發現血皮槭以來,這種獨特的樹木,越來越受人喜愛。既能賞葉,又能賞樹榦,非常適合作為行道樹、庭院樹、景觀林,許多人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無論在國內外,血皮槭的名氣都很響亮。在法國,被稱為「花一樣的植物」;在瑞典,直接稱其為「漂亮的樹榦」;在德國被譽為「最美的楓樹」。
05
結語
在血皮槭還未被大眾熟知之前,長於山野之中,常常被人們砍掉當柴火燒。所以在野生血皮槭的分布地,已經很少存在大齡的老樹了,大多是一些大多都是自然更新的年輕樹木。
血皮槭被列為「易危」物種,需要我們好好保護。
參考資料:中國花卉報、中國植物志、中國國家地理、國家植物園
個別圖片來自網路,若有屬於您的圖片,請告知,我們會及時刪除或支付圖片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