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代人類來說,是否能承受小行星撞地球的後果?

人類的文明算是達到了人類歷史乃至太陽系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科學家對人類的前景依舊憂心忡忡。因為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能否長期把人類文明延續下去,還是一個未知數。

最起碼,小行星撞地球對地球引發的一系列後果,就是人類當下無法承擔的。

1、隕石撞擊不容小視

其實對於一個星球來說,遭到小行星撞擊算是很尋常的事情。甚至地球的歷史上,還遭到過行星的撞擊:比如行星忒伊亞,其體積就和火星差不多。這個行星在遠古時代和地球發生撞擊,最終被撞成了碎片。其中主體部分融入地球,其餘的部分形成了月球。不過,因為忒伊亞的撞擊,地球也發生了影響:首先,忒伊亞和地球撞擊後的地球,不再是原始地球,而是忒伊亞和地球的一種合體。其次,忒伊亞的撞擊讓地球的地軸出現傾斜。這種傾斜歪打正著讓地球能夠孕育原始生命的幾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忒伊亞的碎片所形成的月球,在過去數十億年的歲月里,也為地球攔截了大量的小行星、隕石撞擊。因為月球的攔截,地球才免於無數輪的物種滅絕。

事實上,在地球歷史上,還是遭到了不少隕石的撞擊。但好在絕大多數隕石的體積較小,所以並沒有對地球造成影響。

2、小行星撞擊帶來的危害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往往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那就是對於人類來說,人類能綿延如今,真的出於運氣成分。

事實上雖然月球幫助地球擋住了大量的隕石撞擊,但還是有個別的隕石會撞擊到地球上。比如人類歷史上,就發生過因為隕石撞擊地球而引發的地震現象。好在這些隕石的體量還在人類可以承擔的範圍內。

恐龍時代,曾有一個直徑十公里左右的小行星砸在了地球上。這個小行星引發了一系列不可逆的生態惡果,恐龍的滅絕,其實也和這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有關。宛如去年湯加火山的爆發引發了海嘯以及人類對未來幾年氣候的擔心一樣,如果地球再一次遭遇直徑十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擊,人類文明大概率也會畫上句號——當然人類未必會在這一浩劫中全部滅亡,但是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人類人口銳減,殘存的人口基數,能否繼續傳承人類文明,也是一個未知數。

而對於直徑十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人類目前並沒有攔截的技術,只能靠運氣。

事實上,人類也確實靠運氣,躲過了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那就是1994年的木彗相撞事件:1994年,有一個大概直徑2.4公里的彗星向地球方向砸了過來,在途經木星附近的時候受木星強大的作用力影響,這個彗星改變了軌道,砸向了木星。這一事件被稱為木彗相撞事件。當時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天文學者、宇宙學者甚至物理學者的高度關注。而這顆彗星也在很大程度上,給木星的表面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很多相關學者事後表示:如果這顆彗星沒有被木星攔截,而是砸在地球上,人類當下或許已經不復存在。

所以以1994年為分界,我們幾乎每個人都劫後餘生之人。

同時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出:如果導致恐龍滅絕的直徑十公里小行星砸向當下的地球,人類是否還有生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