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成美國新毒王,更易感染人體細胞,它是如何變異出來的?

XBB1.5幾乎成了幾天來最熱的一個詞,這幾個字母和數字代表了一個非常厲害的新冠毒株,有著新冠變異株家族中最強大的免疫逃逸和感染能力,從問世之初就異軍突起,在美國迅速取代了BQ.1.1和BQ.1,成為最近一周的頭號流行毒株。

XBB1.5成最新一周的美國新「毒王」

值得注意的是網傳「XBB1.5主攻心腦血管和肚子,建議準備蒙脫石散」,結果引發了蒙脫石散的搶購,導致很多藥店蒙脫石散脫銷。但筆者至今也沒看到能夠證實這種說法的有力證據,各大媒體也邀請了不少專家進行解釋,均表示這種說法不可信,專家稱XBB1.5確實會導致感染人數增加,但其致病力與此前的奧密克戎毒株並沒有明顯區別。

蒙脫石散突然脫銷

但不得不說,XBB1.5的傳播和感染能力確實是相當暴力,在此前一周已經佔到了美國新冠病例的40.5%,成為頭號流行株,可見其必有厲害的絕招。為什麼新冠病毒會變異得這麼快,還會整出XBB1.5這樣的毒王呢?它會不會在國內流行呢?

帶著這些問題,咱們先來了解一下XBB1.5的產生過程。它又稱XBB.1.5,是由奧密克戎的亞分支XBB演化而來的,所以不論是XBB還是XBB1.5,都屬於奧密克戎的大範疇,並不是新的不屬於奧密克戎的分支。

XBB仍屬於奧密克戎家族

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就一刻不停地發生著變異,這是由於它是一個單鏈RNA病毒,遺傳信息全都儲存在一根RNA鏈上。新冠病毒的結構非常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包裹著RNA遺傳物質構成。比起雙鏈的DNA,單鏈RNA在複製過程中不穩定,經常發生錯誤而導致突變。

新冠病毒結構,內部是單鏈RNA分子,外部是蛋白質外殼

這些突變的方向是隨機的,有很多突變株因為無法複製或不適應環境而直接消失了,在經過大量的篩選之後,只有一部分突變株能夠存活下來,其中又有更少的一些品種會取代之前的毒株而成為優勢株。從目前來看,致病力較弱而傳染性更強的毒株成為優勢株的可能性更大。

這可以用一個殘酷的自然選擇的原理來解釋。那些高致病力的突變株,造成的癥狀嚴重,死亡率高,反而降低了患者四處活動傳播病毒的能力。而低致病力的突變株造成的癥狀較輕,對病例的活動能力影響小,因此傳播能力反而更強。

病毒遺傳物質儲存在RNA分子上

而在傳染力方面就更簡單了,當然是高傳染力的毒株會更容易成為優勢株。結合這兩條,就不難發現新冠病毒在經過3年多的變異後,總的趨勢就是致病力越來越弱,而傳染力越來越強。

目前新冠病毒已經有130多種變異株,從變異路線上來看,主要分為原始株、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奧密克戎等等幾個大分支,其中當屬奧密克戎分支的傳染力最強,而致病力又相對較弱,從而迅速擊敗了其它分支,成為流行全球的主要毒株。

奧密克戎的變異路線

奧密克戎最早是在南非和波札那發現的,它相比原始株有60多個突變位點,其中有37個位於病毒的刺突蛋白上。刺突蛋白是病毒外殼上伸出來像尖刺一樣的蛋白,又被稱為S蛋白,這種蛋白可以和人體細胞中的ACE2受體結合,是病毒入侵人體的關鍵。

奧密克戎在刺突蛋白上的大量突變導致其更容易與ACE2受體結合,因此傳染力非常強。除此之外,奧密克戎還能逃脫疫苗或之前感染其他變異株所建立的體液免疫屏障,也就是免疫逃避能力更強。

病毒刺突蛋白與細胞ACE2受體結合

憑藉這些優勢,奧密克戎成為當之無愧的新冠毒王。雖然它的致病力較弱,但由於傳播能力極強,導致感染人數成倍增加,總的死亡人數反而比其它幾個分支更多。而在奧密克戎出現之後,病毒並沒有停止變異,沿著奧密克戎的成功路線,新的具有更強傳染力和免疫逃避能力的變異株不斷出現,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奧密克戎家族。

病毒刺突蛋白與細胞ACE2受體結合

目前在我國流行的,主要就是這個家族中的BA.5.2和BF.7分支,但這些變異株在國外早已不是優勢株了。目前在美國最流行的就是被稱為「海妖」的XBB1.5和「地獄犬」BQ.1.1,而XBB1.5顯然已經壓倒了BQ.1.1,逐漸成為主要流行毒株,那麼XBB這個名字為什麼這麼奇怪呢?

XBB中的X代表的是「重組」,表示這種毒株是由兩個變異株重組而來的,兩個字母B分別代表了被重組的兩個毒株,分別是BA.2.75和BJ.1(即BA.2.10.1)。重組毒株的變異過程非常特別,是由於同一個人感染了2種不同的新冠變異株,在體內發生遺傳物質交換而產生。

XBB由BA.2.75和BJ.1重組而來

XBB最早於2022年8月在印度出現,隨後也在澳大利亞、孟加拉、丹麥、日本、美國等17個國家被發現。XBB的厲害之處就是免疫逃逸能力比其它奧密克戎更強,因此也就更容易感染人體,而打過疫苗或已經感染過其它毒株的人體內的中和抗體,往往對XBB不起作用,這也導致了XBB更容易造成二次感染

但是這還沒完,在XBB和XBB.1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更加強悍的XBB.1.5(即XBB1.5),這種毒株與XBB.1的免疫逃逸能力相同,但相比XBB其它毒株又增加了一個額外的突變F486P,與人體細胞的ACE2受體親和力更強,因此更容易感染人體。正是由於這個突變,使XBB1.5在美國佔盡優勢,成為最近一周的新毒王。

其實我國境內已經發現了XBB1.5,例如在上海就監測到了XBB1.5病例,但絕大多數為境外輸入病例,處於閉環單獨管理中,因此並未造成本土的大規模傳播。不過我國將於1月8日放寬入境隔離政策,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因此不少人擔心1月8日之後XBB1.5傳入國內的速度將加快,從而開始在國內流行,削弱疫苗的效力,造成突破感染和二次感染。

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使得疫苗防感染作用更加減弱

不過也有好消息,那就是XBB1.5的致病力與之前的奧密克戎毒株沒有什麼區別,也沒有發現XBB1.5更容易侵犯心腦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所以國外感染病例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未見上升。不過考慮到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強,有可能引發新的感染波峰,所以還是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