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將至?世界處於五個「災難性」氣候臨界點邊緣,怎麼回事

氣候危機將至,人類沒有未來嗎?現在人類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地質時代,即人類世。人類已成為地球上最具影響力的單一物種,並導致全球變暖以及土地、環境、水、生物和大氣的其他變化。雖然這個時代的確切開始時間尚有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類已經擁有能力去改變我們的星球,通過人類的行動改變了地球上其他的生命形式。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構成了人類世的主要特徵之一,人類已經進入了有時被稱為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絕的時期。在過去的100-200年中,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物種的滅絕加速了,以至於很多物種已經進入了大規模滅絕的時期,或者是它們正處於滅絕的邊緣。

氣候危機將至嗎

我們不僅造成了第六次的物種大滅絕,還對氣候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研究發現,世界正處於五個「災難性」氣候臨界點的邊緣,這是怎麼回事?氣候系統的臨界點——在氣候科學中,臨界點是一個關鍵的臨界點,一旦超過臨界點,就會導致氣候系統發生巨大且往往不可逆轉的變化。雖然氣候記錄經常被打破,但這些變化的累積影響也可能導致地球系統的基本部分發生巨大且不可逆轉的變化。這些「臨界點」是一個微小的變化可以將系統推入全新狀態的閾值。想像一個孩子將自己從遊樂場滑梯的頂部推下來。有一個臨界點,超過這個臨界點,孩子要阻止自己滑下去就為時已晚。跨過這個門檻,孩子不可避免地會快速地向下滑去。

我們星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上一次達到今天的水平是在400萬多年前,我們並沒有花很長時間就到達了現在的位置。在短短60年左右的時間裡,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年增長率比以前的自然增長速度快了約100倍。在工業革命和所有隨後的人類活動之前,全球平均二氧化碳含量約為百萬分之280 (ppm)。今天該水平接近420 ppm。 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都會加劇全球變暖。這種緊密的相關性高度表明,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將導致天氣模式、居住地和生物多樣性發生劇烈變化。事實是現在的全球變暖,已經造成世界上許多生態系統越來越接近無法逆轉的改變。

迄今為止人類造成的全球升溫已經超過了1.1C,五個危險的臨界點可能已經過去。其中包括格陵蘭島冰蓋的崩塌,最終導致海平面大幅上升,北大西洋主要洋流的崩塌,數十億人賴以生存的雨水中斷,以及富含碳的永久凍土突然融化。分析稱,在1.5C的加熱條件下(這是目前預期的最低升幅),五個臨界點中的四個從可能變為可能。同樣在1.5C時,可能還會出現另外五個臨界點,包括北部廣闊森林的變化和幾乎所有山地冰川的消失。

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研究人員總共發現了16個臨界點的證據,其中最後六個需要全球升溫至少2攝氏度才能觸發。研究人員總結說:「地球可能已經離開了超過1C全球變暖的『安全』氣候狀態,」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溫度都低於這一水平。通過一個臨界點通常可能有助於觸發其他臨界點,從而產生級聯效應。

更可怕的是,氣候危機甚至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一項令人震驚的新研究表明,世界需要為氣候變化導致的人類滅絕做好準備。科學家表示,如果氣溫上升幅度超過預期,或者氣溫上升引發自然界一系列不可預測的事件,全球變暖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後果。劍橋大學國際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全球社會崩潰甚至人類滅絕是一個「危險的未充分探索的話題」。

研究文章截圖

氣候變化在每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中都發揮了作用。這些事件包括大約4.4億年前奧陶紀-志留紀滅絕期間的降溫,導致大約85%的物種滅絕,以及大約2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期間的變暖,導致大約80%的物種滅絕。它也導致了很多古代帝國的消失並塑造了歷史,氣候變化(無論大小)至少對許多古代文明的興衰負有部分的責任。儘管烏巴現在位於地球上最乾旱的地方之一,但該地區曾經更加潮濕,地下水源也很豐富。當水位下降得如此之低時,烏巴爾就消失了。

同樣,埃及王國在4200年前的一場大旱災中崩潰。乾旱也與公元900年左右瑪雅人的衰落以及1400年代初期壯觀的柬埔寨吳哥城的滅亡有關。即使是現代世界似乎也適應了特定的氣候環境。災難的途徑不僅限於高溫的直接影響,例如極端天氣事件。金融危機、衝突和新的疾病爆發等連鎖反應可能引發其他災難,甚至可能導致大規模核戰爭的出現。

總之現在的氣候問題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及時做出改變,氣候災難將不會發生,人類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如果人類依然我行我素,那麼氣候問題將變得更加嚴峻和可怕。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我是火宗君,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