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鋼構樞紐立交橋下,有著植物殺手之稱的豚草首次現身,引起了農業部門的高度重視。
豚草在濟南出現尚屬首次,並未發生擴散,結合豚草的生長特性,專家組在現場對近10株豚草進行了拔除、翻耕,消防部門也會在後期通過消防演練的方式,徹底清除散落的種子。
豚草原產於北美洲,自20世紀30年代從境外傳入我國,目前已在全國19省市蔓延,對農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產生了重大威脅。有研究表明,如果豚草進入農田,每一平方米的玉米田中,有3-4株豚草,就會減產30%,如果再多的豚草,甚至可能絕產。
除了影響糧食安全之外,豚草的花粉在傳播過程中不僅會引發皮膚過敏,也會誘發呼吸道疾病,嚴重時則會引起肺氣腫,而且感染以後會年年複發,且一年比一年加重。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因豚草引發的疾病患者達1460萬人,加拿大也有近80萬人,特別在每年的開花期,約有七分之一的患者因豚草病無法勞動。
在2012年首次公布的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名錄中,豚草位居第六位,屬於惡性雜草,其莖、枝、葉、根均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再加上單株可傳播種子七萬粒,傳播距離100公里,對對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是名副其實的植物殺手。
目前,全國已經有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山東省有18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全球生態安全與生物安全面臨的重大問題。為保證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順利開展,山東省也出台了詳細的普查實施方案,成立專家組,在全省展開為期三年的普查工作,確保重大危害入侵物種擴散趨勢和入侵風險得到有效遏制。
來源:學習強農-鄉村季風
-
1:20
-
0:13
-
0:55
-
2:14
-
2:15
-
10:11
-
2:16
-
0:09
-
1:48
-
0:08
-
0:22
-
0:23
-
0:19
-
0:48
-
0:13
-
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