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5次刷新高度紀錄,我國最高樹現高83.4米,為何能長這麼高

今年我國樹木的高度不斷刷新,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最高樹木為83.4米,是一棵雲南黃果冷杉。

今年年初時我國的最高樹木的名頭還屬於雲南高黎貢山的一棵72米高的禿杉樹,是我國一個野外科考隊於2021年發現的,當時它就被認定為「中國最高樹木」,然而這才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國最高樹木就已經「拔高」了十多米。

首先超過這棵禿山樹高度的是西藏墨脫縣背崩鄉格林村的一棵高達76.8米的不丹松,今年的5月8日被公布,發現者將其命名為「辛達布(意為神樹)」。

「辛達布」整樹全景

然而這棵76.8米高的不丹松得到我國「最高樹木」的名頭還沒10天,西藏察隅縣的一棵83.2米高的雲南黃果冷杉的高度就大大超過了它,這棵樹是北京大學郭慶華團隊在西藏察隅縣野外考察時發現的。注意,這種樹雖叫雲南黃果冷杉,但這棵樹並不在雲南。

後來到了7月10日,這棵樹的高度被修訂為82.6米,郭慶華團隊採用激光雷達技術對它進行了精確的高度測量,確定其高度為82.6米,同時還通過樹木年輪學方法估算其年齡約為400歲。

沒想到到了10月9日,這個樹的高度又被重新認定,原來科考隊這次採用了人工攀樹吊尺測量樹木的方法,最終得出這棵雲南黃果冷杉樹高為83.4米的數據,這高度基本相當於28層樓高了,看一下你居住的樓房,是不是還沒這棵樹高。

一年中5次刷新高度紀錄,我國最高樹木高度不斷拔高,也體現了我國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巨樹等特種植物的調查與保護,五次高度紀錄中後三次均來自西藏察隅的這顆雲南黃果冷杉樹,來看看此次發布的這棵巨樹的等身照:

下圖是今年7月10日發布的雲南黃果冷杉的等身照:

這次的測量就一定比前兩次的測量更准嗎?其實也不能說一定就特別准,但是肯定更權威,因為採用的是國際測量巨樹的「金標準」——攀樹直接測量法,就是人工攀爬到巨樹的頂端,用金屬捲尺從最高樹梢下放至樹根處所在的平均地面測量,這種方法也可以說是直接用尺子量出樹的高度,大家都認可這種測量法。

這次的考察中,科考隊員們還通過樹齡測量法得出了該樹較為準確的樹齡,大致是380歲,同時還發現了這棵樹上攀附或者寄生著50多種植物。

為什麼這棵樹在5個月中經歷了三次高度上的變化呢?原因有三個,一是測量方式的不同,首次測量應該是採用了無人機高度氣壓和海拔估測,也有可能採用了無人機吊尺測量;第二次採用的是激光雷達等高測量;第三次採用的則是人工攀樹吊尺測量,從三次測量的具體高度83.2、82.6、83.4米的數據來看,差別並不是很大,只有0.8米。

但以不同的測量方式差出0.8米,這個數字還是有些大,所以在測量方式之外的另一個原因是樹木是會生長的,每天的高度都不一樣,像竹子,從竹筍剛變成竹子的時候,每天生長的高度最快可達1~2米,有些樹木在生長的快速階段,每天也能生長几十厘米,像這種已經很高的樹木,生長的速度就比較慢了,但它仍然在生長,今年5月15日和8月10日的兩次測量的數據顯示,在兩個月零20天的時間中,這棵樹又長高了10厘米。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樹樹榦的根部不易確定?以不同的位置確定,那麼高度也會有差別,差出個幾十厘米也是很正常的,另外還有地面沉降作用,也會有少許差別。

為什麼這棵位於西藏察隅縣的雲南黃果冷杉能生長到83.4米的高度呢?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考慮多個方面,首先是這種樹具備長到這個高度的潛質,換做灌木或者其他槐樹、榆樹、棗樹等樹種怎麼也長不了這麼高,杉樹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高大樹種,有些甚至能長到100多米高,比如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樹——高達116米的「亥伯龍神」就是一顆巨型紅杉樹

再就是樹生長的地方必須有可供樹木長得很高的環境條件,平原上的樹木是不可能長到七八十米高的,因為大風和雷電等都會對較高樹木的生長進行「狙擊」,只有那些生長在山谷中,因為四周有高大山體的阻擋,強風吹不進來,雷電只能打到山體或山頂的樹木上,那麼山谷中的樹木才能夠生長得十分高大了。

我國西藏東部,四川西部和雲南等地屬於橫斷山區,山體縱橫交錯,山頂與山谷海拔起伏很大,山谷間生長的樹木可以長得很高,我國較高的樹木基本都是在這一帶發現的,而且這一帶很可能還有更高的樹,只是由於太過偏僻,人類不易到達,要發現它們很不容易。

參考資料:

《南方都市報》10月9日文章《中國最高樹「身高」確定為83.4米!科考隊員介紹測量詳情》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