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狼群圍捕藏野驢
2021年10月24日,一望無際的三江源公園中,中國地質調查局的一名工作人員拍到了一場充滿野性的精彩畫面。四隻狼組成的狼群慢悠悠的朝兩隻動物靠近,默契的分散開來,緩緩將它們包圍起來。這兩隻動物的身材極為健壯,四肢粗壯有力,尾巴看起來和馬很像,但它們的頭很大,耳朵也要比馬長得多,它們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種,藏野驢。
藏野驢,是所有野生驢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生活在青藏高原2700到5400米間的高寒荒漠地帶。它們的體長能長到2米多,肩高有1米3左右,體重最高能夠達到800斤,在太陽的照射下,遠遠望去就像馬一樣,所以藏野驢也被當地的人們叫做「野馬」。
即使被狼群包圍,兩隻藏野驢仍然一副處變不驚的模樣,野狼在它們身旁看起來勉強才有它們的腿高。直到狼群逼近到危險距離,藏野驢似乎才察覺到野狼不懷好意,兩隻藏野驢也開始小跑起來,狼群奔跑著圍攏過來,將兩隻藏野驢分割開,盯准了其中一隻,開始狩獵。
在蕭瑟的寒風中,藏野驢開始全速奔跑,它們的奔跑速度能達到50公里每小時,與野狼的速度不分上下。一隻野狼想跑到前方堵截藏野驢,但藏野驢卻突然地來了個靈活地轉彎,成功將一隻狼甩在身後,但其餘三隻狼卻仍舊緊追不捨。
這場追獵變成了耐力與意志的考驗,藏野驢的耐力極佳,即使在氧氣稀薄的高原上,也能一口氣跑出四五十公里,而狼的強項在於瞬間爆發和默契地合作,如果沒有意外,這隻藏野驢或許還能逃出生天。
但看似平緩的高原中卻暗藏陷阱,積雪覆蓋了地面上的小坑洞,藏野驢一心想著逃跑,卻突然一個打滑,險些摔倒在地,狼群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瞬間逼近到咫尺之間,藏野驢也不甘示弱,突然抬起後蹄狠狠踢到一隻野狼臉上,將它逼退。
不過藏野驢的速度也因此受到影響,一隻野狼猛然跳起,咬住藏野驢的嘴唇,卻被藏野驢猛甩頭部給甩開了,但其餘幾隻狼趁此機會已經完成了合圍,奔跑在藏野驢的兩側,默契的切換位置保存體力,讓藏野驢疲於奔命。
藏野驢幾次想要轉向,也都被身旁的加速衝上來的野狼擋住,只能繼續直線奔跑。也許是剛剛的滑倒傷到了腿,藏野驢的速度也不像之前那般穩定,始終無法甩狼群。一段時間的追獵後,這隻藏野驢還是被狼群成功捕殺,成為了它們的盤中餐。
不過,狼群也只能捕獲這樣落單的藏野驢了,通常來說藏野驢們都是成群活動,少則五六隻,多則幾十隻,如果是在交配季節,大量的藏野驢群還會匯聚到一起,形成一個多達上千隻的種群。在新疆巴州,有人通過無人機拍到了藏野驢群奔跑時的畫面,當它們奔跑起來時,猶如萬馬奔騰,即使狼群也不敢正面相抗。
每天遊盪20公里,喜歡和汽車賽跑
藏野驢並不像其它動物一樣由頭領開路,呈現一個銳利的箭頭,而是一字排開,列隊奔跑,在身後揚起漫天沙塵。而驢群的首領就跟在後方,不斷地糾正沒有排列整齊的野驢。
藏野驢每天要遊盪20公里以上的路程,它們有著一條固定的路徑,早晨出發到水源處喝水,到草場進食和休息,傍晚又返回山地過夜。
小群的藏野驢一般由一隻強壯的雄性的藏野驢作為首領,其餘的藏野驢往往都是它的妻子和孩子,當幾群藏野驢合併在一起時,公驢之間還會發生戰鬥,直到其中一隻公驢將其他幾隻公驢驅逐出去。
它們在平時行走時也像是行軍一樣,形成一條長龍,由公驢領頭,幼崽在中間,母驢在後方。這種特殊的行進方式,能夠幫助它們更好地保護幼崽。日積月累之下,它們走過的道路也會形成一條明顯的「驢徑」,在沒有意外發生時,藏野驢們絕不會輕易離開驢徑。
領頭的公驢還要警戒四周,藏野驢的聽覺、嗅覺和視覺都十分出色,即使相隔幾百米它們也能發現遠方的動靜。如果遇到危險,首領不僅要指揮大家逃跑,還會主動留下來斷後,吸引敵人的注意力。
不過它們的膽子不小,等閑三兩隻野狼,對於一個驢群來說基本構不成威脅,即使野狼們靠得很近,它們也依然不急不緩地吃草,一副淡然的模樣,而狼群如果不是餓極了,也不會嘗試去衝擊驢群,有時就會在草原上形成狼和驢和諧共處的奇怪場景。
而且藏野驢似乎也不怎麼怕人,甚至會主動地和人類開著的車進行賽跑。當越野車駛過時,發出的噪音驚擾到了藏野驢,它們的「驢脾氣」就會馬上被激發出來,非要超過越野車不可,超過汽車後,它們又會回望一下,彷彿在宣告自己的強大,然後扭頭接著跑,就這樣跑跑停停,始終與車保持200多米的距離。
許多司機在遇到藏野驢時,都會先降低速度,等它們遠去後才繼續前進,因為據說如果一直和藏野驢賽跑,爭強好勝的藏野驢甚至可能跑到自己力竭,肺泡破裂而死。
「驢得水」幫助動物們度過旱季
在高原上,常常能看見一些低洼的坑洞,這些就是藏野驢挖出的「驢井」。藏野驢的消化能力比同一區域中的氂牛和藏羊相比更強,能從牧草中吸收更多的能量,同時它們也能忍受幾天無水的生活。
當高原迎來乾旱的季節時,藏野驢會自己挖井取水。它們能準確地找到地下水位較高的位置,然後使用前蹄開始刨坑掘井。藏野驢挖出的這個坑能有半米多深,隱藏的地下水滲透而出,在原地留下一個大水坑,被牧民們稱之為「驢井」。
除了藏野驢自己能喝飽水,高原上的其他動物也會被「驢井」吸引而來,其中甚至不乏棕熊和野狼這種藏野驢的天敵。每次藏野驢回來飲水時,如果水井裡的水變淺了,它們還會再往下挖深一點,始終保持水位的穩定。
藏野驢和盤羊一起喝水
在喝不到水時,動物們只能通過食物來獲取更多的水分,這就意味著食草動物必須吃掉更多植物,食肉動物又必須捕殺更多的獵物。而藏野驢挖出的「驢井」,還極大地減少了水源之間的距離,避免了許多動物因為爭奪水資源而發生的爭鬥。
即使等到動物們將「驢井」滲出的水喝乾,「驢井」也不是完全無用了,一些植物會藉助這塊風水寶地,頑強地生長起來。藏野驢和「驢井」的存在,對於高原荒漠上的生態有著重要意義。
驢井中生長出的植物
參考資料
《藏野驢 有一種不服氣的勁兒》 董得紅
《高原上自由奔跑的「大塊頭」——藏野驢》 杜宇麒
《藏野驢 任藏狐和狼群從身邊走過》 朱敬恩
《藏野驢 戈壁草灘上的美麗舞者》 北耕
《藏野驢,奔跑在神靈棲息之地》 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