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的「第二地球」:移居或成真,只是時間問題?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人類一直都在迫不及待地想要離開地球,去往外太空中的其他星球生存,哪怕其他星球的生存條件並不一定比地球更加的優越。可出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相當漫長的時間了,人類很想知道外太空中的其他星球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以及宇宙中的其他文明發展到何種程度了?

如果時間往前倒推一二十年的話,可能人類還不會如此的迫切,但是現如今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以及不懂得保護地球生態環境,人類已經陷入到了一種惡性循環當中,想保護地球卻一邊在傷害地球。如果人類不趕緊從這種困境中走出來的話,最終很可能會陷在其中。可人類必然不希望自己一手發展的文明就此毀於一旦!那最好的方式絕對是尋找其他的星球生存居住了。

目前為止,科學家其實已經篩選出了很多顆和地球環境極為相似的星球。但是幾乎都因為距離地球比較遠的原因,人類也只能遠遠的看著,而不能進一步的做點什麼。唯一人類能夠觸摸得到的星球,或許只有同處在太陽系內的火星了。然而即便人類想要移居到火星,也並不是簡單的工程,而且至少還得將火星改造成另外一顆地球,才能讓人類移居到火星上生存,這顯然也是一個大的工程。

2015年7月24日凌晨零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舉辦媒體電話會議宣布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最的新發現:天文學家表示,發現 迄今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該行星名稱為Kepler 452b,這個跟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98,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孿生星球」,擁有大氣層和流動水。

這顆星之所以叫Kepler-452b,意思是開普勒計劃的第452顆恆星的系統中,目前距離這顆恆星最近的一顆行星,這裡的b,即按照 離恆星遠近做排序的字母,依次排開是b、c、d、e、f等(a是指恆星自身),如先前發現的開普勒186f就是說186恆星系統中第五遠的行 星。

於是當科學家發現到開普勒452b這顆星球的時候,是相當驚喜的。因為這顆星球的環境和地球非常相似,甚至比地球還要更加適宜居住。開普勒452b行星同樣也處在它的主恆星的宜居帶上,雖然沒有地球上光照程度那麼的強烈,但是也是相當溫和不刺激的,一年擁有385個日日夜夜,再加上開普勒452b也擁有厚厚的大氣層以及開普勒452b上的一整套的水循環系統。這幾乎都已經讓科學家決定未來,倘若讓人類移居到其他星球生存,開普勒452b絕對是最值得居住的星球。

地球的歷史上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都有大量的生命滅絕,但是很快地球生命就恢復了勃勃生機,快速補充了整個食物鏈,因此有很多科學家認為,生命的韌性可能遠超我們的想像,以至於延伸出了「人擇原理」這樣神奇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宇宙更傾向於向著誕生碳基生命的狀態演化。

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位科學家才認為這顆行星上百分百存在生命,因為這顆行星是第一個宜居行星的確鑿證據,也是人類發現的和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之一,我們可以稱呼它為「第二地球」。一顆和地球十分相似的行星,還擁有比較合適的溫度和足夠的液態水,那麼這顆行星孕育出生命的概率也高很多。

然而沒等到科學家多激動一段時間,科學家有遺憾地表示這顆星球很可能住不了,儘管開普勒452b距離地球1400光年。但這也並不一定是完全無法跨越的距離,只要人類找到了蟲洞,人類還是有機會登陸這顆星球的。可是讓科學家感到絕望的是這顆星球既然如此的宜居。難道不會像地球一樣孕育出生命嗎?就算沒有,難道不會被其他的高等文明星球盯上嗎?

看來人類想要尋找地外文明,類地行星的路還相當的漫長。相信人類一步一步走得穩一點,最終一定能夠移居到其他星球上生存的!

不過這都是科學家們的一些猜測而已,這個星球雖然非常的適合人類居住,但是他的距離還是比較遙遠的,是現在人的科技沒有辦法到達的高度。所以只能期望未來人類科技可以發展得更好,能夠讓人類去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