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素的發現
我們把時間倒回到1669年,那個時候,一些鍊金術師堅信「黃金就藏在人體內部」,可是,總不能把人直接放到爐子里烤,這該怎麼辦呢?
一位名叫何尼格·波蘭特的鍊金術師思路奇特,他盯上了顏色與黃金有些相似的「尿液」,結果是,煮沸了整整50桶,臭味充斥著整個地下室,連個金的影子都沒看到。
不過,在此過程中,倒是出現了一種外形很像白蠟的神奇物質。它會在黑暗環境中閃閃發光 甚至還能自燃,而這就是屬於波蘭特的意外之喜——一種新的化學元素「磷」。
白磷的特性
由於化學性質極其活潑,我們見到的白磷一般都是保存在水中,將它切下來一小塊放到金屬容器上,能看到迅速冒出的白煙,這是因為白磷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
把燈關上,我們確實能看到白磷在氧化過程中發出的微弱光芒,只不過根本沒人敢把它用作日常的發光塗料,因為一旦超過40攝氏度,白磷就會自燃,發出耀眼的白光和濃煙,而此時的燃燒溫度高達800攝氏度!
這還只是發生在空氣當中,如果往一個玻璃圓瓶中充滿氧氣,然後再點燃裡面的白磷,毫不誇張地說,釋放出來的光芒能刺瞎我的雙眼!
現在,我們不妨來總結一下剛剛看到的白磷特性:劇烈燃燒、滾滾濃煙和刺眼光芒。這些如果應用在軍事當中,豈不是燃燒彈、煙霧彈和照明彈?
危險的白磷
其實,早在19世紀,一些人就曾使用白磷放火,他們的操作方法很簡單:先將白磷放到二硫化碳溶液中,在攪拌一陣後 ,二者就混合到了一起,這個時候,將得到的溶液滴在濾紙上,剛開始,好像沒有什麼變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二硫化碳不斷揮發,濾紙上的白磷一旦接觸到了氧氣,就開始瘋狂燃燒。
後來,不出所料,人們真的製造出了「白磷彈」,並將它應用到了戰爭當中。舉個例子,在電影《長津湖》中,雷公就把冒著紅色煙霧的標識彈開車帶走,以吸引敵人的注意,而這顆標識彈中就含有大量的白磷,它會附著在人體上持續地劇烈燃燒,場面非常殘忍。
我們可以通過模擬實驗感受一下:實驗者把一塊白磷放在了豬肉上,點燃的瞬間,它就開始燃燒,一段時間後,如果用玻璃容器蓋上,火焰便會熄滅,可剛剛拿走,燃燒又繼續了起來,整個過程在持續了一分鐘後,豬肉已被燒成了這個樣子,難以想像,在戰爭中被轟炸到的人會是怎樣的慘狀。
1980年,《聯合國常規武器公約》將白磷彈列為違禁武器,也就是說,至少對於平民和平民區,它是禁止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