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起源於東部沿海

文明的起源依賴於氣候。假如說文明起源於類似目前南極洲的冰原,你會相信嗎?我是不相信的。畢竟,這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沒有吃的,沒有喝的,壓根無法生存。

上圖是近13萬年來冰川型海平面變動曲線,橫軸的數字是距今的時間,從左邊往右邊看,可以明顯地看出,嚴寒期在距今1.17萬年前才宣告結束,進入冰後期。

換言之,在距今1.8萬年前,地球處於冰川時代極盛期,中高維度地區,整個海洋封凍數米乃至數百米,換哪個民族來都活不下去的。

距今1.17萬年後,氣溫逐漸升高,中高維度地區逐漸解凍,萬物復甦。最先解凍的,是沿海地區,因為海洋是連通的,洋流會將赤道附近溫暖的海水帶到中高維度。

也就是在這個時間後,文明逐漸來到我們身邊。


太湖之中的三山島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打制石器和大量哺乳類動物化石;

東北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挖掘出近200件玉器,這是距今最早的玉器,將玉器的出現推到距今9000年左右;

浙江寧波餘姚河姆渡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距今約7000年前),遺址中發現大量"干欄式房屋"的遺迹。


常熟市梅李鎮何村的土壤樣本中存有馬家浜文化時期遺迹,距今6700多年。

隨著氣溫的進一步升高,內陸地區也逐漸解凍,文明開始從沿海向內陸拓展,距今四千年前,形成炎黃夏等史前文明

人,畢竟是哺乳動物,氣溫零下六七十度,然後能誕生原始人,那過於一廂情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