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是否承認,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天氣正在地球上演,地球生物享受的適宜氣候環境或許正在慢慢消失,而罪魁禍首正是人類自己!
地球生物有38億年的發展演化史,按照目前已知的情況,在最近的5-6億年間地球上一共發生了大大小小二十餘次物種滅絕事件,規模較大的一共有5次,幾乎都導致了當時80%以上的物種消失滅絕。除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是因為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到地球上導致恐龍滅絕外,前四次物種滅絕事件均跟氣候環境的變化有關聯。
距離上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已經過去6500萬年,那麼下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是否會發生或者說何時發生,可能就是人類需要研究考慮的問題了!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外很多地方都被「熱」所籠罩,極端的高溫天氣意味著少雨,降水減少就意味著乾旱,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19日的報道,隨著連日的高溫少雨天氣,歐洲很多國家都面臨著嚴重乾旱,在德國當地時間17日有市民在萊茵多夫岸邊發現了「飢餓之石」。
類似的石頭在歐洲很多國家都有,例如在捷克的易北河流域岸邊發現的一塊石頭上就寫著「看見我就等著哭泣吧」!
何為「飢餓之石」?
很多人都感覺莫名其妙,同時看著「飢餓之石」上記載的各種警示語句,感覺到一種恐懼,難道這些都是詛咒和不祥之兆?
其實所謂的「飢餓之石」遠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神秘,人類依水而居自古就如此,而地球的氣候環境也並不是一層不變的,無論是洪澇災害還是乾旱都很常見。
當遇到乾旱之年,河道內的水眼看著水位降低,甚至出現斷流的情況,無論是洪澇還是乾旱都會導致人類缺衣少糧,尤其是在古代大災之年路有餓殍很常見,大家餓著肚子自然就是哭泣。
當河流斷流,河道內的石頭逐漸地呈現出來,一些人或許就會在石頭上留下一些警示語句,例如「看見我就會哭泣」之類的言語,因為在正常的年份里,河流是不會斷流的,自然也就看不見河底的石頭。
「飢餓之石」的出現並不神秘,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高溫少雨
2022年對於人類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頻現,已經在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今年夏季7月份以來,副高異常強盛,導致高溫天氣席捲很多國家。
7月份以來歐洲很多國家都迎來了百年一遇的熱潮,很多地方的氣溫都超過了40℃,打破了歷史的極值,例如英格蘭林肯郡康寧斯比日的最高40.3℃,是英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此次北半球遭遇熱浪襲擊,主要跟強大的副熱帶高壓有關,它們繞地球一周,在多因素影響下帶來了大範圍持續性的極端高溫天氣。
我們都知道荷蘭這個國家,其境內河流縱橫水系非常發達,近百年來它們的主要工作都是以治理洪澇災害為主,因為它們一半以上的國土都是洪澇易發區,但就是這樣一個「水利王國」在今年也因為乾旱,導致境內河流湖泊水位達到了歷史最低值。
2021年北美地區遭遇了破歷史記錄的極端高溫天氣,很多地方都接連打破歷史高溫紀錄。
在加拿大最高氣溫一度接近50℃,而在美國最高氣溫也一度達到了47.2℃。極端的高溫天氣造成了人員的傷亡事件,而類似的高溫天氣2022年再次出現!
這個季節,在中國南方地區應該是汛期,有些地方要經歷梅雨天氣,但是今年比較反常,迎來了高溫乾旱!
持續的高溫天氣也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長江流域開始乾旱,多條江河出現斷流情況,尤其是在四川、重慶等地接連出現40+、50+的高溫天氣,根據中央氣象台的通告,國家氣候中心通過監測評估,自6月13日開始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是有完整氣象記錄(1961年)以來最強。
大範圍、高強度、長時間的持續性高溫天氣還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次生災害,例如中暑以及熱射病的情況明顯提升,而在我國北方地區正相反,迎來密集降水,全國整體來看呈現了南旱北澇的局面。
說在最後
實際上極端高溫的出現比較罕見但並不偶然,我們經常會看見溫室效應影響下全球平均氣溫升高的言論,一直以來都沒有切身感受,最近今年極端的高溫天氣頻現,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我們已經在切身的感受著了!
而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就是人類,想甩都甩不掉,過分的依賴化石能源、過分的砍伐植被,這些都是導致溫室氣體釋放,溫室效應加劇的主要原因。地球是數百萬個物種的生存家園,我們可以說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但地球絕對不僅僅屬於人類。我們不用去考慮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是否會到來,只需要知道持續不斷的極端天氣,最終導致的結果會很嚴重就行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