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Nature》:陶瓷氣凝膠隔熱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學院李惠和徐翔教授在陶瓷氣凝膠隔熱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該論文於北京時間6月29日晚,以《半晶質陶瓷氣凝膠極端隔熱材料》(Hypocrystalline ceramic aerogel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at extreme conditions)為題發表在Nature(最新影響因子為69.504)上。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784-0


該研究為是兩位教授2019年發表於Science的成果《雙負陶瓷氣凝膠超隔熱材料》之後的延申研究,對滿足我國航天等領域在極端、複雜服役條件下的隔熱保溫、減重增容、節能降耗、系統安全和性能穩定,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極端條件(例如深空和深地等環境中複雜機械載荷和劇烈溫度變化)下的熱控制,要求隔熱材料具備優異的熱-力學特性和隔熱性能。傳統陶瓷氣凝膠超隔熱材料存在困擾其近百年的「力熱互斥」瓶頸難題,例如陶瓷無定形態增韌的同時引發高溫析晶粉化,低熱膨脹效應受困於結構幾何構型和力學特性,力熱協同增強的同時犧牲隔熱性能,以及低密度降低聲子傳熱的同時無法有效阻隔高溫熱輻射等,難以滿足實際極端環境熱控制需求。


鑒於此,該論文報道了一種氣凝膠多尺度超結構設計和製備方法,採用半晶質(hypocrystalline)陶瓷材料設計結合zig-zag宏觀結構設計,賦予陶瓷氣凝膠近零泊松比(3.3×10-4)和近零熱膨脹(1.2×10-7/℃)的「雙零」反常規物理性質,從而獲得了輕質超柔韌、高熱穩定性及高溫超隔熱等特性。


同時,研究團隊創新提出了一種「氣體湍流」輔助靜電紡絲直接製備三維納米纖維陶瓷氣凝膠的方法,拓展了傳統靜電紡絲製備二維膜材料的束縛,為實現材料的多尺度超結構設計、高性能、大規模及低成本製備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圖為研究結果之一,半晶質雙零陶瓷氣凝膠超彈及高溫隔熱性能


該材料彈性可恢復壓縮應變高達95%,兼具優異的拉伸(斷裂應變>40%)和彎曲(彎曲應變>90%)變形能力;1萬次高頻劇烈熱震(約200℃/s)以及長期高溫(>1000℃)有氧暴露下強度損失及體積收縮幾乎為零;此外,半晶質陶瓷對碳展現了更強的包覆能力,提高了碳材料的高溫抗氧化性能,從而有效阻隔了高溫熱輻射,實現了「低密度」陶瓷氣凝膠目前最低高溫導熱係數(20mg/cm3、1000℃下小於100mW/mK),彌補了輕質氣凝膠材料在高溫隔熱領域的短板。該材料同時具備電容式自感知特性,可實時監測隔熱材料的結構損傷,進一步增強了熱控制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來源| 哈爾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