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渲染中國「軍事太空計劃」,中方把話挑明:美在謀求太空霸權

環球網報道,在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的環境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NASA)納爾遜近日又發表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言論,其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大肆渲染「中國太空威脅論」,直言中美將會在太空領域展開競爭。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早已指出,美國的行為都是在為其自己在太空領域發展軍事活動找借口。

納爾遜在接受德媒採訪時表示,中國近年來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非常迅速,現在其又有了新計劃,即「佔領月球。」中國目前正在計劃與俄羅斯一起建立月球基地,而納爾遜將這正常的合作行為理解為試圖「佔領月球」進而「獨佔月球」。

同時,納爾遜還污衊中國將在月球上進行軍事活動,主要研究任務就是如何摧毀他國的衛星,認為中國將會對美國太空安全產生威脅,表示中美將迎來一場「太空競賽」。

NASA並非第一次抹黑中國,就在今年五月,納爾遜還造謠中國太空技術並非原創,其先虛偽承認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迅速發展,隨後就指責中國「剽竊」美國的航空設計。為此,納爾遜還辛苦比對中國與美國的火箭運載器外形,認為這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就是中國「剽竊」的證據。「剽竊技術」這一話題美國已炒作多年,在十一年前,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剛取得些許成就時,美國為遏制中國發展,污衊一位在NASA的中國研究員「剽竊」美國的航天技術,還要求中國給予補償,開出了「沃爾夫條款」。

面對美國的遏制,中國太空技術發展更為迅速,不僅在太空建立了空間站,還在月球上都留下了屬於中國的腳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曾經還指責過中國不主動邀請美國一起參與太空計劃,可實際情況卻是在「天宮」空間站發射成功時,中國就向全世界發出了合作邀請,只是美國的項目因競爭力較差而落選。

德國媒體也跟著納爾遜的言論渲染中國「太空威脅」,其在專訪後還特地提到NASA將與歐洲航天局展開緊密合作,試圖進行重返月球計劃,希望能夠以此遏制中國的太空發展。今年夏季,雙方還打算進行阿爾忒彌斯計劃,發送一個無人駕駛的「獵戶號」繞月飛行,其主要目的很有可能就是監視中國在月球上的行動。

美方已經多次渲染中國太空威脅論,對此,趙立堅早有回復,認為美國之所以一再渲染中國「太空威脅」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設置一個假想敵,讓美國背後的各大資本清楚美國在太空領域遇到的「威脅」,增加投入資金。二是為美國自身發展太空軍事尋找借口,美國一直以來都有著太空軍,其大肆渲染中國「軍事太空計劃」,完全就是賊喊捉賊的行為。三是當不得已展開「中美太空競爭」時,美國可以偽裝成被動者,將責任都推卸給中國。

為了探索太空,了解未知領域,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提供更多外面世界的信息,中國一直以來都在太空領域腳踏實地,努力發展,一步步擁有了今天的成就。美國應停止這種試圖引起中美衝突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