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其中一位曾在暨南大學授課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11日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3位美國經濟學家。




  3名經濟學家戴維·卡德、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獲得了這一殊榮,以表彰他們在計量經濟學領域作出的貢獻。


  諾貝爾經濟學獎關注計量經濟學領域


  以色列裔美國人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Joshua Angrist)和加拿大勞工經濟學家戴維·卡德以及吉多·W·因本斯共享了202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在計量經濟學研究領域多有建樹。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頒獎詞中說,社會科學中許多重大問題背後都涉及因果關係,這些問題通常很難回答。戴維·卡德、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等人的研究提供了關於勞動力市場的新見解,並展示了可以從自然實驗中得出關於因果關係的結論。他們的方法已經擴展到其他領域,並徹底改變了實證研究


  其中,戴維·卡德通過自然實驗法分析了最低工資、移民和教育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則展示了可以從自然實驗中得出因果關係的結論,其研究框架已經被廣泛應用。


  「我在深夜突然接到了獲獎電話,我已經在第一時間和好朋友們分享了這個消息。」吉多·W·因本斯在得知獲獎後接受採訪說,他寄語年輕人,如果他們有志於從事經濟研究,經濟學研究領域十分廣泛,也有很多有趣的研究問題。


據了解,吉多·W·因本斯的夫人蘇珊·艾希也是一位極其優秀的經濟學家,是第一位獲得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克拉克獎的女性經濟學家,對動態機制設計領域有重要貢獻。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告訴記者,與數學、物理研究不同,經濟現象十分複雜,經濟領域的研究者無法在實驗室里完美複製經濟現象,因為其影響因子來自於多個方面,孰因孰果甚至難以辨別。因此,捕捉經濟現象並分析現象背後的原因和結果從而提煉出經濟規律至關重要,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們從微觀計量角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經濟現象研究方法。


  對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關注到計量經濟學領域,孫立堅認為,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環境,選擇合適的經濟學理論來研究十分重要。任何宏觀經濟現象都需要基於對微觀經濟現象清晰認知,否則就會得到錯誤的認知甚至做出錯誤的經濟決策,這也提醒宏觀經濟研究者,需要關注微觀經濟現象並且深入研究他們。


  「安神」:中國是個有趣的國家


  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也被中國經濟學界的粉絲們尊稱為「安神」,曾在暨南大學開設短期課程。他曾表示,很高興看到他正在做的一些事在中國也能被重視,且希望看到有關教育的研究被更多人所關心。


  「中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國家——幾年來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許多研究也應該基於中國的制度、中國的學校教育及勞動力市場等展開。」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此前接受採訪時稱。


  「安神」還會在課堂上展示計量與功夫相結合的照片與視頻。他在提到自己和中國功夫的淵源時說,兒時放學回家會看功夫(電視劇)和星際迷航(Start Trek),同時深受劇中功夫的吸引。


  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認為,功夫所傳遞的「人生是一趟旅途,我們需要抉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命運,但同時也有自由的意志」是一種普世價值觀,對計量經濟學也同樣適用:你有點像一個有著目的地y0的旅者,但是你也可以把目的地選擇成y1,但是只有你真的去了其中一個目的地,你才能觀測到那裡的風景。作為一個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不同的人做決定的方法。(綜合界面新聞、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