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西部世界與黑客帝國

近來元宇宙概念大火,什麼東西都要往上靠一靠,又是一場資本的狂歡。剛一聽到元宇宙這三個字,筆者以為是物理學界或者哲學界有了什麼重大發現,初步了解之後,發現原來這只是一個憑空堆疊起來的概念。

為什麼說是憑空呢?因為其連一個準確的定義都沒有。今年上市的遊戲公司Roblox——也正是這個公司使得元宇宙概念傳播開來,在給元宇宙定義時,只是說其應具有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文明。這幾個要素的概念有意義嗎?沒有任何意義,非常空洞。帶著一顆好奇的心,筆者又去瀏覽了一下各路媒體對元宇宙的「解讀」,發現大家基本的共識是:元宇宙一個虛擬的現實世界,就是現實世界的鏡像版。


而這,短期來看,並不會實現。短期是多短?兩個世紀以內。


為何?當然不是因為技術達不到,單論技術的話,可能50到100年就能到達實現虛擬世界的水平;關鍵是人類倫理問題無法解決。筆者猜測,若要最終實現鏡像版的虛擬世界,必須要經過兩個階段:首先是《西部世界》階段,其次是《黑客帝國》階段。這兩個階段也分別代表兩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西部世界》階段代表著是非問題;《黑客帝國》代表著真假問題。

(本篇文章不對這兩部影視劇做展開,有需要的話,可以另寫幾篇來介紹。)


所謂是非問題,就是在虛擬世界中,是非標準如何界定,是非問題如何裁斷。因為虛擬,所以肆無忌憚,所以惡意泛濫。這個問題從社交平台誕生之初就存在,只不過隨著互聯網的全民普及,其愈發得嚴重起來。這種虛擬中的惡意,其中的一部分目前表現為鍵盤俠,當下有對鍵盤俠相關的硬性規定嗎?規定沒有,連鍵盤俠的定義都沒有,甚至連是非的定義都沒有。所謂鍵盤俠,僅僅是一個空殼概念,什麼都可以往裡塞;倒是成為了一種貶低他人、極為好用的手段。


在現今這種程度的虛擬下,是非問題都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如何能再進一步虛擬化呢?當出現現實世界的鏡像版時,個人情感與虛擬的聯繫更深、更廣,那時的是非問題對個人的傷害必然遠遠大於當下,如果沒有將是非規範定義,其對個人,乃至於整個社會的倫理會造成極大的衝擊。

所謂真假問題,則更像是一個哲學問題。千百年前,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慧能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千百年後,黑客帝國問我們,要選紅色藥丸,還是藍色藥丸。


這個選擇題,現在的人真的能解答嗎?


兩個問題,用兩百年來回答,不過分。所謂元宇宙,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