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2020年12月13日11:35:24 科學 1201

嫦娥五號自一誕生就背負諸多使命,將月壤帶回地球就是其中之一。這任務本身看上去並沒有多麼奪目,因為四十幾年前美蘇已經完成了這項工作。但是在時隔44年後,當中國的嫦娥五號成功完成了採取月壤的任務後,竟然引得全球矚目,嫦娥五號究竟憑什麼呢?


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 天天要聞


通常一提到人類對月球進行探測,大家多會想到美國第一次載人登月的時候,算起來也有51年了,中國起步較晚這一點不得不去承認。但若就此認為中國航天技術一直落後於美國就錯了,這完全是兩碼事。


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 天天要聞

以往月球探測器返回時,是從月面起飛直接飛回來的,但嫦娥五號不一樣,它採用的是全球最先進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比起地軌對接,月軌對接的難度要大多了,想要搭建月軌空間站,該技術是基礎,想要打造月球基地,該技術是支撐。


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 天天要聞


在過去的十年里,美蘇等國掌握了先進的航天技術,卻堅決不肯吐露給中國分毫,所以嫦娥五號才會承載和44年前蘇聯月球探測器一樣的任務,但是實現技術的途徑卻大不相同,以致於實現成本也是天差地別,這就是技術優勢的好處。


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 天天要聞


別小看這些成本,在美蘇爭霸的歲月里,太空競賽也被很多人看做是將蘇聯拖垮的罪魁禍首之一,因為美蘇兩國均在太空探測的問題上投入了重金,讓整個國家都蒙受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所以,蘇聯剛一解體,美國就開始不斷縮小太空探測的規模。


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 天天要聞


當中國開始探月工程的時候,有不少人都擔心這得要投入多少錢才夠,中國的經濟水平能否扛得住。單用性價比這個詞來形容中國探月工程的經濟性已經不足夠了。按照葉培建的話說,中國是花小錢辦大事,按照媒體的說法,中國是在用白菜價換取含金量十足的太空探索科研項目。


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 天天要聞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但凡被中國拿下的尖端科技,價格就會跌到堪比白菜,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用工成本低的原因,主動放棄了暴力,其實這是技術升級造成的。設備作用相同,但實現技術的形式不同,成本自然也有所區別,技術優勢就有這樣的好處。


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 天天要聞


中國的探月工程根本談不上是費錢費力,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任何太空競賽都不足以令中國畏懼。反觀美國那從滿心不屑轉變成緊盯不放的態度,每當中國在某領域取得技術突破以後,美國都要高喊著中國要豁達一些,把技術分享給全世界,為全人類造福,這一次也是一樣。


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 天天要聞


雖然美國人的做法已經沒什麼稀奇,但這份呼籲卻值得人們深思。畢竟美國早在1969年就實現了載人登月,中國是在51年後才完成這項任務,中國手中獲得的這些數據對美國人而言真那麼有價值嗎?美國人的反應告訴了我們答案,他們真正重視的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技術路徑,他們也想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


嫦娥五號有多先進?美國宇航局的態度說明一切 快分享數據 - 天天要聞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防美國那最龐大也最複雜的間諜組織,如何防範技術間諜已經成了現在的主要問題。當前美國極力打壓中國的5G技術,莫非是中國先進的5G技術限制了美國技術間諜對情報的獲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像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 天天要聞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經典觀點認為:每晚睡足8小時,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工作,否則就會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容易煩躁。然而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時,依然活力滿滿。這群人被稱為「自然短睡者」,科學家發現,他們的秘密就藏在基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 天天要聞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尕海濕地位於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是甘肅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尕海保護站在附近的巡護點上,布設了近80台紅外相機,用來監測雪豹、岩羊等其他野生動物的活動軌跡。每年的5月和10月,保護站工作人員都要回收查看紅外相機中的視頻畫面,為野生動物的監測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近日,總台記者跟隨保護站里...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 天天要聞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細胞分裂是否對稱主要取決於我們討論的是哪種類型的細胞分裂以及具體的生物背景。細胞分裂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此外,某些情況下也會提到無性繁殖過程中的不對稱分裂。有絲分裂。在有絲分裂中,一個母細胞會複製其遺傳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 天天要聞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近日,深圳寶安機場海關查獲瀕危鯊魚翅402片。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在對轉運貨物開展巡倉監管時,發現一票貨物外包裝破舊且散發出濃烈的異味,隨即對其開箱查驗。經查發現,紙箱內裝有用透明保鮮膜包裹的疑似魚翅一批。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 天天要聞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廣德竹海。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編傳承人手工編織竹製品。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包包讓人愛不釋手。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桌椅搭配的休閑茶室。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用筍衣編成的動物擺件惟妙惟肖。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自帶藍牙功能的竹鍵盤和竹滑鼠。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人民網廣德5月25日電(記者汪瑞華、張俊、陳曦、苗子健)竹筷...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Manuel Endres 團隊通過「光鑷」(基於激光的鑷子)對單個原子進行精細控制,首次在超冷原子體系中實現 "超糾纏" 量子態。相關研究成果已於 5 月 22 日發表於在《科學》上(IT之家附 DOI: 10.1126 / science.adn2618),展示了量子操控技術的新高度,或為量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