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武漢開幕。
九派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武漢大學口腔數字化教學成果展處的設備齊整,一個模擬頜面和牙床牙齒的模型格外醒目。

據了解,本次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部門負責人、國內外大中小學校校長和師生代表、數字技術企業代表等齊聚,圍繞技術前沿、政策機制、應用推廣、數字倫理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來共商全球數字教育的未來。

【1】虛擬系統,集教、練、考、評於一體
記者了解到,這套「黑科技」是武漢大學用於教學的「口腔數字化虛擬模擬培訓系統」和「口腔虛擬線上教學系統」。
其中,「口腔數字化虛擬模擬培訓系統」集教、練、考、評於一體,是綜合口腔手術技能訓練模擬器,涵蓋牙周、牙體牙髓、種植、修復、正畸、兒童口腔、臨床思維等七大模塊,學生可沉浸式進行模擬手術操作,強化手術技能,鍛煉臨床思維能力。
而「口腔虛擬線上教學系統」則綜合運用互動式多媒體與虛擬現實技術,將口腔醫學實驗情景、過程以及結果真實化,從而使學習者的體驗更具有真實感。同時,它打破時空的限制,使學習和資源共享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該展台的工作人員告訴九派新聞記者,「口腔數字化虛擬模擬培訓系統」大概可以完成的項目涵蓋口內大部分診療操作,包括牙周、牙髓修復,正畸矯正,兒童口腔的一些特殊處理,通過系統對學生進行臨床思維訓練等專項訓練,考驗學生臨床思維能力。
把這個設備設置成一個虛擬患者,能夠完成一整套接診流程:問診、對患者進行口腔檢查以及設計治療方案。
【2】可問診「患者」、鑽頭備牙、拍攝牙片
記者坐在機器前,簡單體驗了常用的備牙技術,這項技術用於根管治療、牙髓炎及其他牙齦牙髓等相關治療。
記者透過小的鏡面從上往下看,能看到一顆虛擬的牙齒。記者拿著醫用鑽頭,嘗試觸碰牙齒,能看到高度的反饋信息。記者接著去踩動踏板,鑽頭就開始轉動。另一個顯示屏出現了實時治療動畫,記者同時也體驗了口鏡、虛擬支點等醫療器具。
據了解,這台設備是武大口腔跟一些虛擬化中心相關的企業合作研發,設備模擬真實診斷環境,具備了醫學生職業醫考的臨床思維訓練,使用者在機器上就可以進行信息採集和跟虛擬病人對話。
「您好,哪裡不舒服?」「醫生我牙疼」「疼了幾周了?」「到現在有一個月了。」通過機器,使用者就可以和虛擬病人對話,進行體位、燈光、工具的選擇和調節,還能填寫病歷,拍攝牙片。完成問診過程後,系統會自動生成病曆本作為使用者的答卷,客觀得出分數,給出評估。

現場工作人員提到,這台設備是武大口腔跟一些虛擬化中心相關的企業合作研發,在目前的國內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
「學院里本專業的學生都可以登錄自己的賬號,一方面將大家學習過程和成果很好地記錄,另一方面節約了耗材。」他說。
九派新聞記者 歐俏妤 符程郡 實習生 彭子茜
編輯 曾金秋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