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萎縮速度下降48.4%!美國科學家立大功,老年痴呆有望徹底治癒

2025年04月03日13:22:04 科學 1500

在對抗老年痴呆的漫長戰役中,科學家始終面臨一個兩難困局:現有辦法雖能清除大腦中的致病蛋白,卻會讓大腦加速萎縮——這就像為了疏通管道直接選擇拆掉管子。而幹細胞似乎帶來了新的曙光。

2025年3月10日,美國邁阿密大學在《Nature》子刊發布重磅研究:在臨床實驗中,幹細胞使老年痴呆患者腦萎縮減少48.4%,部分受試者語言和空間定位能力恢復至病前,令人驚喜。

近兩年來,幹細胞不僅能為大腦衰退按下「暫停鍵」,還以「萬能修理工」的姿態,從糖尿症、肺纖維化到「植物人」,頻頻動搖大眾對生命的傳統認知——

「幹細胞真有這麼牛?」

腦萎縮速度下降48.4%!美國科學家立大功,老年痴呆有望徹底治癒 - 天天要聞

每3秒1人確診,幹細胞拯救5500萬家庭?

全球每3秒就有1人確診,被稱為「記憶橡皮擦」的阿爾茨海默(老年痴呆),正以驚人速度吞噬著全球5500萬人的大腦。

2023年行業meta分析顯示,使用傳統方法的患者,雖清除了部分致病蛋白,腦體積年損失速度卻加快了53%,這就像想疏通管道卻直接把管道拆毀了,研究人員不得不探尋新的方案。

對此,幹細胞帶來了顛覆性的突破:邁阿密大學試驗顯示,在幹細胞干預下,受試者全腦體積減少速率放緩48.4%,負責記憶的海馬體萎縮速度降低61.9%。最令研究者震驚的是,試驗全程未出現傳統辦法會出現的副作用。

腦萎縮速度下降48.4%!美國科學家立大功,老年痴呆有望徹底治癒 - 天天要聞

「它如同微型修復工兵團,不僅打破了「腦萎縮不可逆」的傳統認知,更開創了從「對抗難題」到「生態修復」的新範式。

事實上,幹細胞的「跨界修復力」早有印證:2024年11月,《柳葉刀》刊出一例突破性成果,日本大阪大學藉助幹細胞成功令盲人復明,屬全球首例;2023年,上海瑞金醫院的研究團隊在《幹細胞轉化醫學》上發表幹細胞攻克帕金森的研究成果,受試者的震顫和僵硬改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更引人注目的是,科學家正藉助幹細胞向生命的終極難題——老化發起挑戰。在該領域,相繼迸發出心肌片、亞洲首例口服幹細胞激活成果「賽/若/瑞stemax」等先進成果。據悉,該科技通過專利因子Revistem喚醒體內靜息幹細胞,被《Cell》證實「有助於延緩機體老化的速度」,經京JD東、亞馬遜走熱全球,備受中年男性追捧。

儘管幹細胞屢現奇蹟,但因其天價門檻,對大眾來說似乎也僅僅是傳說……

腦萎縮速度下降48.4%!美國科學家立大功,老年痴呆有望徹底治癒 - 天天要聞

實驗室捷報頻傳,但國人何時能受益?

幹細胞奇蹟的起點始於2006年,彼時,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通過將成體細胞改寫至0歲狀態,成功使實驗鼠肌肉增強、毛髮變黑,這一突破性研究榮獲諾獎,亦讓學界看到了幹細胞提升生命質量的無限潛能。

在此基礎上,其實驗顧問、「幹細胞臨床應用第一人」Sawa Yoshiki發現,隨歲月流失,人體內的許多幹細胞並未消亡,而是進入「靜息」態;而在Revistem因子的作用下,這些幹細胞可被重新喚醒,後此項專利被落地為前述月門檻3萬2的口服成果「賽/若/瑞stemax」。

彼時,赴日體驗幹細胞成全球潮流。據日本權威組織MEJ統計,2022年4月至次年3月間,全球赴日科技旅遊者,國人佔比超過50%。就連古稀之年的萬科創始人王先生赴日參加宴會時,餐桌上前述口服幹細胞一類的成果也赫然在列。

腦萎縮速度下降48.4%!美國科學家立大功,老年痴呆有望徹底治癒 - 天天要聞

眼見日本在該領域名利雙收,中國科研亦迎頭趕上:2022年幹細胞療法被納入《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21家醫院獲批開展臨床研究,審批速度遠超日本;此外,《前瞻網》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我國幹細胞專利申請量高達4535件,遠超日本的1751項

政策紅利同步釋放,此前,海南博鰲樂城醫療先行區開放幹細胞療法「特許醫療」,允許使用境外已上市成果,並於近日相繼公開了幾款幹細胞的門檻,引導行業走向透明化;去年11月,上海浦東新區設立外資幹細胞研發中心,吸引諾華、Vertex等國外行業巨頭入駐。

市場化進程亦明顯加快。京JD東健康數據顯示,前述口服幹細胞成果的入門版「賽/若/瑞pro」,正在北上廣深中年男性中悄然走熱,相關反饋已超萬條。有體驗者調侃:「它比咖啡強,兩粒頂一天,開會12小時也不累」

業內對此充滿信心:「種種跡象表明,全球幹細胞時代已拉開序幕!」

腦萎縮速度下降48.4%!美國科學家立大功,老年痴呆有望徹底治癒 - 天天要聞

手握金鑰匙,人類的未來被改寫?

霍金曾預言:「幹細胞有望攻克一切難題。」

如今,這一預言正照進現實——統計顯示,全球已開展7230項幹細胞臨床試驗,覆蓋癌症、心衰等「不治難題」,MIT最新AI模型更將幹細胞生成效率提升50倍。

在幹細胞加持下,人類不再被動等待命運審判:60歲細胞可回到胚胎狀態,80歲心臟能再生心肌,90歲大腦可再建神經網路。正如《時代》周刊所言:「這並非在於不朽,而是讓每個人平等享有高質量的生命周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人工智慧非洲峰會在盧安達開幕 - 天天要聞

全球人工智慧非洲峰會在盧安達開幕

當地時間4月3日,為期兩天的全球人工智慧非洲峰會在盧安達基加利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峰會以「人工智慧與非洲人口紅利」為主題,吸引了來自95個國家的1000餘名政商學界代表參會,包括多位國家元首、科技企業高管和專家學者,逾百家人工智慧企業參展,創下非洲大陸人工智慧領域最大規模會議紀錄。 盧安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在開...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 天天要聞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在浩瀚的生物進化長河中,有許多生物以其獨特而奇異的演化路徑,成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這些生物不僅讓我們驚嘆於生命的多樣性,也讓我們對進化論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動物進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 天天要聞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在自製釣魚餌料和窩料時,輕麩、麩皮和麥麩各有獨特作用。以下是它們的詳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一、材料特性區分輕麩:經加工的小麥麩皮,質地輕盈細膩,霧化性強,能減輕餌料比重,適合調整狀態。麩皮/麥麩:小麥加工副產品,含纖維和粗顆粒,提供散落效果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聞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4月2日,中國醫學界的天空同時黯淡了兩顆明星。相隔七小時,93歲的陸道培院士與84歲的宋善俊教授相繼離世,他們的離去恰似一場無聲的接力,將中國血液病學的薪火鄭重交予後人。陸道培院士的名字與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緊密相連。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 天天要聞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來全球產業競爭的稀缺資源,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發展的同時,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與人才鏈正在發生系統性變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動呈現出一系列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國際化人才生態,以制度型開放破解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壁壘,成為建設全球科...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 天天要聞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今年春天,圓柏花粉衝上熱搜,北京有圓柏雄株兩百多萬棵,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4月1日,北京農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將破解這一難題。該校秦嶺教授團隊圍繞遏制柏樹花粉飄散進行了科技攻關,目前已取得較好成效。其中,計劃量產的花粉固定劑將於明年在北京城六區率先使用。北京農學院...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 天天要聞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剛剛,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佛山動物園發布情況通報:2025年4月2日16時左右,永年區佛山動物園一隻人工飼養、體長約1米、兩歲的黑熊從籠舍脫離。永年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動物園周邊區域進行管控,並組織專業隊伍開展拉網式搜尋。目前,搜尋工作正在進行中。佛山動物園也發出提醒:若發現黑熊的蹤跡,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