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2025年04月01日14:30:14 科學 9712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3月29日—30日,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以下簡稱「deai 2025」)在東莞和惠州成功舉辦。本次大會首次雙城聯動,主會場設在廣東科技學院松山湖校區,分會場設在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東校區,以「賦能未來: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的融合發展」為主題,通過主旨報告、優秀論文口頭彙報、海報展示、圓桌對話、成果發布、實戰研修班等十餘項活動,全面展示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深度融合與創新實踐,推動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應用,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一、東莞主會場:群賢畢至共繪新藍圖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3月29日上午,deai 2025主會場在廣東科技學院松山湖校區拉開帷幕。大會吸引了來自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香港恒生大學、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廣東財經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江西服裝學院、營口理工學院、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等40餘所高校的學者,歐洲數字創新中心、網易(杭州)網路有限公司、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等行業領軍企業以及科研機構代表共200餘人現場參會。美國紐約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德雷塞爾大學、英國考文垂大學、韓國漢西大學、馬來西亞林肯大學、澳門城市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中山大學、四川大學、滇西應用技術大學、遼寧科技大學、湘南學院、雲南經濟管理學院、雲南理工職業學院、蘭州博文科技學院、廣州軟體學院、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師生及國家電網數字業務部、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南瑞集團公司、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線上參加。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本次會議由中國市場學會、大灣區產教聯盟指導,廣東科技學院、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及廣東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會共同主辦,廣東博思雲科教技術有限公司、大灣區產教融合研究院、東莞市社科名家陳標新數字經濟工作室和aeic學術交流中心承辦,並獲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歐洲數字創新中心、澳門中西創新學院、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研究分會、東莞市南博職業技術學校、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10餘家境內外機構協辦支持,新華網、科學網、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東莞日報、東莞電視台提供媒體支持。

  (一)領導致辭共話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產教融合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廣東科技學院校長、大灣區產教聯盟理事長梁瑞雄教授致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戰略核心區,承載著推動科技突破、經濟轉型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多重使命。本次會議緊扣數字經濟產業前沿與教學改革趨勢,旨在探索數字技術重構區域發展模式、驅動『硬聯通』與『軟融合』的雙向突破,以技術創新破解實踐難題,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落地的實踐支撐。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校長張方陽博士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會議致力於深入探索並實踐數字化教學的前沿路徑、智能化管理的創新策略以及個性化學習的有效模式,助力開創一個更加智能化、高效能的教育環境。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校長juan manuel corchado教授通過視頻致辭指出,全球數字經濟的創新需加強跨國協作,通過學術互通與項目共建,推動技術標準與倫理規則的全球共識,促進產學研協同發展,本次會議是推動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跨學科協作的重要平台。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開幕式及主旨報告環節由大灣區產教聯盟執行會長、廣東科技學院副校長陳標新教授主持。

  (二)主旨報告專家共話前沿技術與應用策略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香港恒生大學周家賢教授作題為「人工智慧在中國香港的發展情況」的主旨報告。他指出,香港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實力卓越。如香港中文大學開發了自動人臉識別系統、ai輔助肺癌診斷技術等成果,但面臨人才儲備不足、數據開放程度低及算力資源短缺等挑戰。他提出建設亞洲超算中心以提升算力水平,普及ai教育以培養更多專業人才,以及深化大灣區聯動協作等解決策略,共同推動ai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浙江大學王化教授作題為「ai+金融人工概述及基於情感分析的大語言模型市場預測」的主旨報告。他展示了專精化大語言模型及該模型在金融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他表示,未來計劃引入強化學習技術,進一步優化模型的動態適應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廣東財經大學於成學教授作題為「數字經濟的全球變局與中國力量:人工智慧重塑國際競爭新格局」的主旨報告。他指出,全球數字經濟因ai競爭加速重構。中國通過自主創新突破晶元封鎖、構建算力網路與開源生態,重點推動了人工智慧在智能製造及金融醫療等垂直領域的應用。粵港澳大灣區要以制度創新促進數據跨境流動與硬科技攻關,提升國際規則話語權,全球合作共建智能文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深圳市人工智慧協會副會長、深圳市賽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祁生勝董事長作題為「ai驅動下教育產業『雙向賦能』戰略藍圖:培育未來人才的10個創新支點」的主旨報告。他提出,ai技術正推動產業與教育雙向賦能:產業端通過智能工廠、供應鏈優化等提升效率,教育端藉助個性化學習平台、虛擬助教等實現精準教學。未來將推動教育產業複合體建設,實現園區與教育無縫對接,同時突破技術整合、倫理規範等挑戰,建立開放生態,促進知識經濟可持續發展。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歐洲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georgios theodoropoulos教授作題為 「digital twins for sustainable block chain systems」的主旨報告。他聚焦區塊鏈系統的動態優化,提出基於數字孿生(digital twin)的管理方案,並通過自主研發的symbchainsim模擬工具,創新性設計「元區塊鏈」決策層,確保透明性與可追溯性,為去中心化治理提供技術保障。

  (三)研究院特聘專家聘任儀式隆重舉行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會上,舉辦了大灣區產教融合研究院特聘專家聘任儀式。廣東科技學院副校長、大灣區產教融合研究院院長陳標新教授為周家賢教授、王化教授、於成學教授、georgios theodoropoulos教授、祁生勝董事長5位在數字經濟、人工智慧、智慧金融、國際競爭、區塊鏈等領域具有卓越成就的學者和企業家頒發了特聘專家聘書。這些專家的加入,為研究院注入強大的智力支持,進一步增強了研究院的智庫力量。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特聘專家聘任儀式由大灣區產教聯盟執行秘書長李建才主持。

  (四)優秀論文成果彙報與大會總結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本次會議收到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與地區500多名作者的378篇論文。廣東科技學院劉立冬、華南理工大學陳金榮、長沙理工大學劉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袁帥、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朱國慶、網易(杭州)網路有限公司鄧泰生等14位優秀論文作者代表分別以「智慧鄉村農業嵌入式發展分析」「碳交易政策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一種基於粒子群優化與機器學習的創新方法」「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的規模測度和經濟效應研究」「網易天玄鏈開源社區建設」等為主題作研究成果彙報。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大灣區產教融合研究院副院長、廣東博思雲科教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波主持優秀論文作者口頭彙報環節並作大會總結。他表示,deai 2025以「賦能未來: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的融合發展」為主題,匯聚全球知名學者、行業領袖與創新實踐者,共同探討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技術與發展趨勢。5位主旨報告嘉賓和14位優秀論文作者的口頭彙報展示了學術界與產業界的豐碩成果,體現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會議不僅是學術交流的平台,更是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的縮影,彰顯了全球化視野下的開放合作精神。他呼籲深化跨界合作,加速成果轉化,共同書寫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五)海報展示促交流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精心設計的海報展示區成為 deai 2025的一大亮點。大會通過海報形式向與會人員展示了41篇優秀論文,涵蓋人工智慧、區塊鏈、智慧醫療、綠色能源等前沿領域的創新研究成果。這些海報不僅展示了學術界與產業界在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度融合,還為年輕學者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台。與會者圍繞海報展開熱烈討論,分享觀點與見解,激發了創新思維的碰撞,成為本次會議學術交流與創新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惠州分會場:聚焦產教融合實踐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3月30日,大會分會場在惠州城市職業學院舉行。大灣區產教聯盟執行會長、廣東科技學院副校長陳標新,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何金華,惠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龔茜,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鍾文宇、校長張方陽,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副校長陳友鵬,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李翠玲,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副校長張彥紅、韓國新,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陳文,惠州市技師學院副校長金正賓,惠州市教育局高職科科長陳聰,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部長鍾茂青等領導嘉賓及來自省內外高校、行業企業的專家學者、師生代表300餘人蔘會。

  (一)開幕致辭及成果發布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何金華博士在致辭中表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惠州始終堅守「製造業立市」之根本,秉持「創新驅動發展」之戰略,構建起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支柱產業集群。本次學術會議以「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為主題,與惠州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期待通過這一平台,匯聚全球智慧,共探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路徑。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大會聯合主辦單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副校長陳友鵬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會議既是一場前沿科技的「華山論劍」,更是一次產學研用的「灣區會師」。希望以本次會議為起點,打造產教融合創新高地、技術技能轉化高地、數字人才培育高地,開啟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藍圖。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鍾文宇在致辭中指出,站在大灣區「9+2」城市群深度融合的歷史節點,我們需以「數實融合」重構傳統製造業價值鏈,以「城市大腦」推動交通、政務、環保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人才共育」打破邊界,讓職業院校的課堂直通企業生產線。他表示,期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共同探索技術突破的「惠州路徑」,培育產業升級的「灣區範式」,構建共生共榮的「智慧生態」。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委員、科技部部長梁乃鋒教授以「改革創新,數智賦能,推動學校發展躋身前列」為題,發布學校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產學研成果。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分會場開幕式由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方陽主持。

  (二)專家主旨報告話發展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市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廣東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孫為軍作題為「人工智慧發展及其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的主旨報告。他指出,人工智慧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應用廣泛,包括智能採樣、數據分析與預警等,可實現無人運維和自動化監測,大幅提高效率。他強調,人工智慧在污染溯源、生物多樣性監測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將推動生態環境監測向智能化轉型。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大灣區產教聯盟執行會長、廣東科技學院副校長陳標新作題為「基於大模型原理的產教城融合服務平台建設路徑」的主旨報告。他指出,當前高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需求脫節,教育理念和技術落後於社會發展。他分享了建設「人職匹配」人才服務平台與「一體兩翼」產教融合服務平台的實踐案例。他提出,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要堅持「用戶中心,需求導向」,與時俱進,瞄準前沿技術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搶抓人工智慧技術快速迭代帶來的戰略機遇,運用大模型原理,依託產業大數據資源,構建行業--職業--專業譜系圖,實現人才培養需求與企業崗位需求、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及知識圖譜與能力圖譜的「雙重對接」。以產教融合為抓手,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助推產業與地方經濟發展。他提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具備先行先試、打造人工智慧時代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示範平台的優越條件。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校長張方陽作題為「時代的雙重浪潮 ——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的重構、治理、未來」的主旨報告。報告指出,惠州正通過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如建設智能製造示範工廠、開展「人工智慧+」行動,培育工業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重構產業生態。在治理方面,他強調製度創新與技術進步的協同推進,確保人工智慧的規範發展。未來,惠州將藉助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智能製造學院院長侯柏林主持主旨報告環節。

  (二)圓桌對話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副校長張彥紅、惠州技師學院副校長金正英、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智能製造學院院長侯柏林、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群校企合作辦主任杜向凡、億緯鋰能總部人力資源總監梁東來、廣東博思雲科教技術有限公司產教融合部總經理李建才等嘉賓參與圓桌對話。各方圍繞產業需求與教育供給的精準對接、數字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校企協同技術攻關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為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背景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提供前瞻性策略。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圓桌對話由大灣區產教聯盟副秘書長皮偉主持。

  (三)專家輔導+特邀彙報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東莞市社科名家陳標新數字經濟工作室特約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訪問學者朱黎明帶來「人工智慧大模型的多場景應用與進階使用」的專題輔導。他結合理論與實操案例,剖析ai技術在產業升級與教育場景中的創新應用路徑。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蘇州博理科技聯合創始人李喬以企業視角分享「3d列印超百萬級終端應用產教融合」。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廣東奧普特種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巫東鵬聚焦「機器視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呈現技術驅動產業變革的真實場景。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吳仁君、長春大學張斯琪等青年學者分別通過口頭彙報展示了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

  (四)優秀論文頒獎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作為大會聯合主辦單位,學校教師積極投稿。學校黨委委員、科技部部長梁乃鋒教授為獲得優秀論文獎的23名投稿作者頒發獎狀以示鼓勵。

  三、ai實戰培訓賦能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升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3月30日,東莞主會場同步舉辦「ai賦能高校教師智慧教學及科研全場景應用實戰研修班」。來自全國近20所高校的200餘名教師及科研負責人齊聚,以線下與線上結合的形式深度參與培訓。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培訓班特邀工信部高級技術專家鄭宇與浙江大學博士、經濟學副教授吳波擔任主講人。兩位專家結合真實案例,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在教學與科研場景中的應用,深入剖析ai工具在課堂互動、學情分析及學術研究中的落地路徑,為參訓教師提供了從理念革新到技術實踐的全方位支持。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培訓內容涵蓋ai技術在教學設計優化、個性化教學評估以及跨學科文獻解析中的應用,幫助教師掌握前沿技術工具的實踐方法。通過系統化的培訓,參訓教師不僅提升了數據洞察能力,還為學術成果的規範性與創新性奠定了技術基礎。此次培訓助力高校教師突破傳統教學與科研模式,為教育創新注入強勁動能。

  四、助推數字經濟發展,大灣區產教聯盟在行動

  大灣區產教聯盟創立於2020年12月,是由廣東科技學院與美的集團、tcl集團等粵港澳大灣區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發起成立的跨區域、跨行業的公益性產教融合服務平台。

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國際學術會議在廣東舉辦 - 天天要聞

  自今年2月以來,大灣區產教聯盟已經指導並組織了5場大型ai培訓活動。未來,將通過舉辦國際學術會議、ai創新大賽以及ai賦能行政辦公、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科研、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培訓班等方式服務會員院校與企業。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聞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為了解決全球環境塑料污染問題,近些年市場上出現了「可降解塑料」,主要應用在包裝、農用地膜、餐飲等領域,往往被商家宣傳為應對塑料污染的終極解決方案。而網上逐漸流傳的一種說法稱:「可降解塑料」可以隨意丟棄,反正這些塑料在自然界中就會自然降解。這種說法靠譜嗎?近期,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委網信辦等單位聯合發...
極狐阿爾法新6系這是瘋了!最高直降近6萬、20萬內唯一3激光雷達 - 天天要聞

極狐阿爾法新6系這是瘋了!最高直降近6萬、20萬內唯一3激光雷達

4月2日,極狐阿爾法新6系迎來上市,雙車可以視為阿爾法S和阿爾法T的改款車型。其中極狐阿爾法S6共推出3款車型,售價區間19.58-22.58萬元,相比現款直降5萬多;極狐阿爾法T6推出1款車型,售價19.58萬元,相比現款直降近6萬元。2025年,新能源汽車正式邁入智駕元年。作為智駕先行者,此次極狐阿爾法新6繫上市,將智駕平權的門...
嘆惜!年僅40歲,985教授離世一年後,成果登上Nature - 天天要聞

嘆惜!年僅40歲,985教授離世一年後,成果登上Nature

鋰(Li)金屬電池(LMB)有望成為高能量密度可充電電池。然而,高活性鋰和非水電解質反應形成的鋰枝晶會導致安全問題和容量快速衰減。開發可靠的固體電解質界面對於實現高倍率和長壽命的LMB至關重要,但在技術上仍具有挑戰性 。
馬斯克稱「火星是美國一部分」,美太空霸權觸角伸向宇宙 - 天天要聞

馬斯克稱「火星是美國一部分」,美太空霸權觸角伸向宇宙

近日,特斯拉與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一次訪談中拋出爭議性言論,稱「火星應被視為美國的一部分」,引發國際社會廣泛討論。這一表態不僅挑戰了現行國際太空法規的核心原則,更折射出美國試圖將地球上的霸權邏輯延伸至宇宙空間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