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2025年04月01日13:20:25 科學 6018

上海浦東三棲應急救援保障服務中心的首批10名隊員於3月30日傍晚抵達緬甸仰光機場,3月31日當地時間10點15分到達曼德勒。31日晚8時許,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好不容易聯繫上領隊徐俊。他表示,從抵達重災區的那刻起,隊員們幾乎沒有休息過,連吃飯都是見縫插針輪流的。「今天一共探測了4個點位,目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已累計探測4個點位

期待有奇蹟發生


三棲的隊員們在scc處申領到國際救援隊編碼chn-19後,在win star酒店附近開展搜救工作。現場,救援隊的技術指導員歐科在分析建築物的立柱和承重柱受損情況,判斷安全進入的位置。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曼德勒當地網路信號極差,記者31日聯繫到領隊徐俊時,對方已經參與搜救了整整八九個小時,聲音略顯疲憊。「今天非常關鍵,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如果今天探測下來沒生命跡象的話,明天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們今天會通宵搜救。從上午10點開始,我們爭分奪秒,輪流下來吃飯,就是為了節約時間。」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在搜救過程中,有一位華人小夥子告訴搜救隊員,自己的哥哥被埋在廢墟里了。隊員們對整個廢墟進行探測,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這個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手都在抖。這一幕深深觸動了徐俊和在場的所有隊員。「雖然黃金72小時已過,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徐俊透露說,他們被分配到的是災樓作業。隊員們領到的其中一個任務點是華僑開的長城賓館,有三五名中國人失蹤,推測可能被壓在廢墟下,但使用了各種探測設備無果。徐俊告訴記者,自己已經看到有大型機械設備進場,最近幾天準備拆樓,一旦拆樓,埋在樓內的受災者沒有生還希望。「今天我們在搜救的時候已經能聞到很濃烈的味道。此前各大救援隊已經反覆掃過幾遍,目前為止沒有探測到樓內有生命體征,接下來找到活體的希望很渺茫。」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雖然傳回國內的視頻和照片里,曼德勒很多地方倒塌了。但徐俊解釋說,那裡的房屋都是一棟一棟的,85%以上的建築沒有被夷為平地,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坍塌了。


重災區網路處於癱瘓狀態

又有一支上海救援隊出發


緬甸(中國)雲南商會執行會長、曼德勒總領館協助與保護志願者楊興繼告訴記者,在中國救援隊沒有抵達曼德勒前,當地消防隊、施工隊、民眾開展自救。「當地不像國內有完善的身份證系統,有點類似國內第一代手寫的身份證,失蹤人口有些還無法統計。」


楊興繼介紹說,中國救援隊很不容易,目前曼德勒機場還沒有恢復,救援隊從仰光開車到曼德勒至少需要12個小時。「這兩天,有中國救援隊在驅車前往曼德勒的途中看到房屋倒塌,就停車施救。昨天緬甸還發生了餘震,路況情況多變,網路時有時無,曼德勒的網路幾乎處於癱瘓狀態。」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目前,楊興繼還在抓緊負責國內捐贈物資的對接。因為事情太多,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休息了。


由於曼德勒信號實在太差,為了確保通信,上海浦東三棲應急救援保障服務中心的隊員顧封留守在上海做對接。「我們有的隊員之前在土耳其參加過國際救援,已經有了經驗,相對比較容易開展工作。我固定留在上海,還有6-8名隊員已經做好了報備工作,隨時待命。」


根據截稿消息,3月31日晚,上海藍天救援隊的6名隊員在領隊夏亮的帶領下啟程前往緬甸重災區。上海藍天救援隊隊長楊春明表示,「理論上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希望在我們一起努力後,有像當年汶川地震有倖存者長時間被埋後被發現的奇蹟發生。我們不打算放棄。」



青年時評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淋過雨,更願意為他人撐傘

青年報·青春上海評論員 張逸麟


緬甸7.9級地震,牽動著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中國救援力量迅速深入災區實施救援。當地時間3月30日凌晨,公羊救援隊經過4個小時奮戰,終於在廢墟中尋獲一名尚有生命體征的少年,可惜少年在急救車轉運醫院的途中不幸去世。3月31日0時40分,中國救援力量在長城飯店搜救出第一名倖存者;5點37分,中國救援力量在曼德勒市sky villa公寓救出一名幼童,孩子在廢墟中被埋壓超60小時,獲救時生命體征良好;6點20分許,在同一片地區再次搜救出一名被埋壓超過60小時的孕婦,該孕婦獲救時生命體征良好……人們期待,生命的奇蹟延續。


這次緬甸出現嚴重地震災情,中國海關打開了綠色通道,確保救援力量能夠第一時間快速通關到達救援現場。3月29日清晨,距離災情發生不到20個小時,第一支中國救援隊——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攜帶應急救援物資抵達緬甸仰光。29日晚間,包括來自民間的藍天救援隊、公羊救援隊等第二批救援隊也抵達災區,並在深夜立刻開展搜救。


跨境救援難度遠超國內救援,緬甸國內形勢複雜,缺乏大型救災工具,我們的救援隊一直在與時間賽跑,許多隊員已經幾十個小時沒有合過眼,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過硬的素質與死神爭奪生命。在受災嚴重的sky villa公寓探測到還可能有數十個人等待救援,藍天和公羊兩支救援隊從兩個方向開展搜救,向埋在地下的待救者投送物資,用吶喊激發他們求生的慾望,條件再難絕不放棄任何希望。


從重慶山火到西藏日喀則地震,中國救援力量的反應、效率已呈現在世人面前。但我們也要理解,救援隊員從不是什麼天神下凡,他們也是凡人肉胎,也要冒著餘震、高溫、疫情的風險,而最痛苦的事,無疑是在廢墟中奮盡全力,卻仍然目睹生命在眼前逝去,不得不忍受精神和情感上的打擊。有網友曾說,投入這麼多的力量,最終也救不了幾個人,這樣是否值得。可生命無價、生命至上的原則,跨越國界,跨越利害,跨越身體與意志的極限,他們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在創造生命的奇蹟,都在磨鍊中國的救援力量,也都在維護著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過汶川大地震,也經歷過玉樹、積石山、日喀則地震。淋過雨,更願意為他人撐傘,出境的中國救援隊就是傘架,支撐著我們的人道關懷和大國擔當。大眾對他們的關懷、理解和支持,也能凝聚力量牢牢握住傘柄,讓這柄傘撐得更高,幫助到更多受災的人們。


和平年代,救災就是戰場,是為苦難中的生命帶去希望的光。向我們的英雄致敬,希望他們在救人的同時也保護好自身的安全,平安歸來。


責任編輯:粟瑤

校審:姚佳森

終審:沈蔚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 天天要聞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近日,寧德時代起訴海辰儲能等主體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已由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定於8月12日開庭審理。這場糾紛因兩家企業在587Ah儲能電池標準領域的競爭引發行業關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儲能港股IPO關鍵期,其上市進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導讀】中科曙光擬與中科星圖共同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太空計算正成為新的戰略新興技術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圖7月8日晚公告稱,雙方當日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將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落地、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國太空算力服務...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