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2025年03月26日22:23:05 科學 1003

在湖南永州的恩科河畔,一種神秘的毒蛇悄然現身,它那黑白相間的花紋在山野間若隱若現,彷彿是大自然的隱秘使者。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這種蛇很就是蚖,而永州這片土地,正是它們的天然棲息地。這裡山巒起伏,森林茂密,為蚖提供了絕佳的生存天堂。它們擅長偽裝,白天常常隱藏在深山密林之中,彷彿與世隔絕。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被貶至永州,在此期間,他記錄了當地一種奇特的蛇:「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這種蛇,可能就是蚖。

01

蚖:神秘而溫順的毒蛇

蚖,通常被稱為小蝮蛇,是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毒蛇。它們的毒牙呈管狀結構,能夠將毒液精準地注入獵物體內。

其毒液是一種混合型毒素,包含血液毒素和少量神經毒素,能在瞬間破壞獵物的血液循環系統。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然而,與人們想像中的兇猛不同,生活在湖南山林中的蚖其實是一種慵懶且性格溫順的蛇類。它們很少主動攻擊人類,行動緩慢,以嚙齒類動物或兩棲類動物為食。

吃飽後,它們可能會在角落裡蜷縮數天甚至數周,靜靜地消磨時光。

蚖是伏擊高手,它們的身體花紋與土色或枯枝落葉極為相似,這使得它們在野外的天敵,如蛇雕等,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

這種「隱身」能力,加上它們那塗滿毒素的毒牙,確實讓人感到恐懼,也成為了諸多離奇傳說的源頭。

02

古人對蚖的恐懼與傳說

湖南最早關於蚖的記錄,可以追溯到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書中詳細記載了如何處理蚖咬傷的方法:用桑汁塗抹傷口,取井中泥敷在傷口周圍,將芥草搗爛敷在頭頂……這些方法雖然簡單,卻反映了古人對蚖的深刻認知。

在古代傳說中,蚖被認為是一種兇猛且劇毒的蛇類生物。人們對其毒液的恐懼到了極致,甚至不敢靠近它們生活的森林。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說文解字》中解釋「蚖」是一種生活在水邊的爬行動物,會發出聲音。而漢末的醫書《名醫別錄》則稱蚖是一種身體短小、土色無花紋的蝮蛇。

這一說法得到了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認可,他認為蚖與蝮蛇同屬一類毒蛇,只是體型較小,身長約一尺,毒性與蝮蛇相當。

03

棲息地破壞:蚖的生存困境

湖南省地處亞熱帶,山地與丘陵地貌為蚖提供了多樣化的棲息環境。它們絕大部分時間都蜷縮在石頭縫隙中,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

待冰雪消融,它們才悄然從巢穴中探出頭來,開始新一年的活動。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餓了便在常綠闊葉林的陰影中捕食、狩獵,躲避天敵的追捕。

然而,近年來,隨著棲息地的破壞,蚖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它們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只能在艱難中求生。

04

蚖毒的新應用:從毒液到良藥

在傳統中藥中,蚖屬於祛風濕葯類。《素問·風論篇》中提到:「風者,百病之長也。」風邪可引發多種疾病,從皮膚到腦血管、骨關節都可能受到影響。

而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蚖毒的應用領域得到了新的拓展。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蚖毒能夠促使纖維蛋白原水解為纖維蛋白,從而增強機體的凝血功能。

基於這一特性,我國科學家成功從蚖的蛇毒中提取出尖吻蝮蛇血凝酶,有效緩解了外科手術中的滲血問題。

這一發現不僅為醫學領域帶來了新的突破,也為蚖這一古老生物賦予了新的價值。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著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著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