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身體的「司令部」,對我們非常重要,但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習慣,正日復一日地侵蝕大腦健康。
本文將揭示5個常見卻極具破壞力的壞習慣,很多人每天都在重複,快來對照自查,若不幸中招,請儘早改正:
1、長期睡眠不足
睡眠期間,大腦會進行自我修復、清除毒素以及鞏固記憶等重要活動。長期睡眠不足,會干擾這些關鍵過程。
一項研究通過結構磁共振成像(MRI)發現,剝奪24小時的睡眠後,前額葉部分腦區的灰質密度顯著增加,這可能是一種大腦的「代償」機制,反映了大腦在睡眠壓力下的彈性[1]。
同時,睡眠不足會影響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進而影響學習和記憶能力,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據2023年《神經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睡眠質量差是衰老的常見特徵。而僅僅一個晚上不睡覺,大腦的年齡就會瞬間衰老1到2歲[2]。
2、過度依賴電子設備
過度沉迷於電子設備中的信息,會減少深度思考和專註的時間,使大腦習慣於淺層次的信息獲取,削弱大腦的思考能力和創造力。
神經語言學教授李平帶領的團隊研究發現,使用電子設備的頻率與大腦中負責信息處理的左島葉和前額葉腦回區的活動呈負相關[3],該研究發表在《Nature》上。
直白的說,手機、電腦等使用過多會導致大腦在閱讀、分析和理解複雜信息的能力下降,思維會變得碎片化。
3、不良飲食習慣
就比如說高糖飲食,它引發的炎症反應和氧化應激,會損傷神經細胞,影響記憶力。
美國南加州大學一個研究團隊開展了一項實驗,探究「多糖飲食對大腦的影響」。研究人員將幼鼠分為兩組,一組喂普通食物,另一組則餵食含有11%糖分的溶液。
然後研究人員讓幼鼠完成一系列記憶任務,比如對熟悉物體、特定環境的識別,還對小鼠的腸道菌群和大腦轉錄組進行了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食用高糖食物的幼鼠在基本識別記憶方面與對照組幼鼠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但生命早期過量攝入糖分會對成年小鼠的海馬依賴性記憶功能造成損害[4]。
4、長期壓力過大
當身體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會分泌過多的皮質醇。皮質醇會對大腦中的海馬體(功能涉及記憶和學習)造成損害。
而且,壓力還會引發炎症反應,干擾神經遞質的平衡,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導致情景記憶力和空間記憶力明顯下降。
5、過量飲酒
酒精會損害神經元細胞膜,影響神經信號的傳導。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記憶力下降,甚至引發認知障礙、痴獃等問題,還會影響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增加摔倒和受傷的風險。
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長期睡眠不足、過度依賴電子設備、不良飲食習慣(如高糖飲食)、長期壓力過大以及過量飲酒等看似平常的習慣,不僅會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導致學習、記憶和思維能力下降,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幸運的是,這些習慣大多是可以通過積極的改變來糾正的。
例如,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控制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調整飲食結構、學會有效管理壓力以及限制酒精攝入等,都有助於改善大腦健康。
參考資料
[1]《基於大腦灰質結構變化的睡眠剝奪易損性機制研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陳瑤.
[2]《大腦最怕的 10 件事,很多你可能每天都在做!》.科普中國.2024-09-16.
[3]Neurocognitive Signatures of Naturalistic Reading of Scientific Texts: A Fixation-Related fMRI Study. Sci Rep 9, 10678 (2019).
[4]《孩子糖吃多了會怎樣?新研究:影響大腦發育、損害學習和記憶力》.生命時報.2021-05-19.